
劉建英 楊鳳菊
(長沙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6)
[關鍵詞]: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
[摘 要]:外匯貸款是公路建設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它為緩解公路建設資金緊張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但外匯貸款也為使用外匯貸款的公路建設項目帶來巨大的利率風險與匯率風險,如不加以有效管理將來必然會影響用匯項目的經濟效益。本文針對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進一步加強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提供參考。
加入WTO以來,我國公路建設越來越多地使用外匯貸款。外匯利率和匯率微小的變化都將對用匯單位的還貸金額產生重大影響。在2004年2月,在大連召開的中國外幣債務風險管理研討會上,摩根士丹利亞洲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劉嘉凌指出,在所有的風險管理中,匯率和利率的風險尤其重要。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關系到用匯單位的經濟效益。這些風險如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將帶來巨大的損失。外匯貸款是公路建設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本文在對公路建設單位調研的基礎上,主要就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進一步加強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進行探討。
一、目前我國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越來越受到用匯單位的關注,部分公路建設單位也采取了諸如“借低還高”等措施來規避風險,降低籌資成本。但在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風險意識不強
對外匯貸款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或雖意識到外匯貸款風險的嚴重性,但不知道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應對。據調研情況發現,一些公路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對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把外匯貸款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外匯貸款風險進行主動管理的意識不強,對國際資本市場變化不夠敏感。在現有體制下,決策者更注重主營業務,即使有匯兌損失,也可以將責任推到市場上;而進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后,市場價格若沒有朝自己預測的方向變化,相關人員可能還要承擔責任,導致企業決策層和財務管理人員運用金融工具為企業管理風險的積極性不高。風險管理工作作為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實際操作中,沒有領導對其負責,導致即使有基層財務人員意識到外匯貸款風險及其可能帶來的損失,也沒有權限或義務進行相應的操作以防范風險,相應的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也當然不存在了。
2.缺乏勝任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大部分金融工具的操作是直接以操作人員對匯率等的預測為基礎的,而外匯市場上影響匯率的因素復雜多變,匯率變化的方向及幅度難以準確預測,因而需要配有財務、金融方面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才能勝任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而目前公路建設單位的財務人員隊伍在金融知識方面相對缺乏,尚不能滿足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的需要。
3.缺乏外匯貸款管理總體規劃
部分公路建設單位對外匯貸款進行了保值避險操作,但由于缺乏現代金融理論指導,外匯貸款風險管理手段單一,隨意性較強,缺乏總體上的戰略考慮和統籌安排。外匯貸款風險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在融資時,沒有結合未來可用于還貸的收入,及外匯貸款的利率結構、幣種結構和期限結構來考慮,在融資后,不能根據其收入情況結合國際資本市場的變化,綜合運用掉期等金融工具進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
4.科學的決策、授權、監督機制尚未建立
外匯貸款風險管理需要一整套科學的決策、授權、監督機制,如果沒有一套有效的機制,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就會帶有隨意性,甚至出現投機交易,或因決策問題延誤寶貴的市場時機。外匯市場的行情瞬息萬變,如果決策程序過于繁瑣,等決策落實到操作層的時候,可能已經完全失去了其實際意義。要簡化決策程序,則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授權機制,才不至于使操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有太大的盲目性的投機性。
5.外匯貸款風險管理效果缺少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
大多數公路建設單位對資金的使用效率及風險管理處于起步階段,運用“借低還高”手段降低外匯貸款成本比較直觀,較容易得到企業決策層的支持,但諸如貨幣掉期等金融工具的運用及效果就比較難于理解和評價,因而操作起來困難重重。除以“借低還高”這種方式調整外匯貸款結構外,對進行貸款的幣種、利率、期限結構調整依會計賬面做出簡單、直觀的評價比較困難。一些財務主管人員擔心做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如果賬面上盈利了,領導滿意,一旦發生了賬面虧損,則可能受到領導批評,甚至不允許繼續進行保值避險操作。
二、加強我國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的建議
自1982年以來,中國銀行就開始從事規避風險方面的業務,目前國內銀行大都有能力幫助企業規避外匯貸款風險,能夠提供的規避風險的金融工具也比較多,如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期權、利率掉期等業務,但在實際工作中利用金融工具進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的公路建設單位卻極為鮮見。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對公路建設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強化外匯貸款風險防范意識
雖然公路建設引進外匯貸款建設公路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但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對金融工具仍比較陌生,對外匯市場認識不足,對潛在的外匯風險沒有足夠的重視,使不少項目遭受風險損失。外匯貸款風險管理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舉債前應充分了解市場風險、規劃合理的債務結構及保值策略,其前期準備工作的縝密和程度將直接影響整個貸款風險的大小和保值成本。
2.加強財務管理人才的儲備和培養
管理外匯貸款風險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業務,準確預測匯率與利率變化趨勢是避免外匯貸款風險的前提條件。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投資自由化的發展,匯率和利率的復雜性增加,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外向型財務管理人員,除了精通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還應通曉國際金融知識,具有敏銳洞察力,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目前公路建設單位缺乏型財務管理人才,極不利于外匯貸款風險管理,所以要加強人才的儲備和培養,不斷充實外匯貸款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安排專職人員從事匯率和利率預測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
3.依托銀行優勢提高運用金融工具防范風險的能力
目前國內銀行大都有能力幫助企業規避外匯貸款風險,能夠提供的規避風險的金融工具也比較多,如遠期結售匯、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期權、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等業務。公路建設單位應及時向銀行咨詢,聽取意見,進行外匯貸款風險的管理,實現風險損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目標。
4.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責任制度
公路建設單位的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應由單位領導直接管理,財務部門負責日常工作,包括分析外匯貸款結構、分析外匯貸款風險、擬定風險管理策略,選擇合適的交易產品,及時向領導匯報并提出交易建議等。外匯貸款風險管理責任制度的另外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交易授權機制。外匯金融市場的行情變化極快,只有明確各部門,甚至各操作人員的權限,明確分工,才能抓住市場機會,確保交易在較好的時機內完成。另外,評價外匯貸款風險管理工作的效果時,應注意的是,外匯貸款風險管理評價的標準是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而不應以帳面盈虧為標準,其重要的參考依據是經批準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定的外匯貸款籌資成本。
5.財務部門參與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控制
公路建設外匯貸款的使用與償還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合作,如大部分利用外匯貸款的公路項目如涉及到國外設備采購等。對于國外設備采購,采用何種貨幣計價的問題,也是外匯貸款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如項目利用了美元貸款,但采用歐元計價購買某外國設備,可能面臨歐元升值的風險。財務部門相對于項目采購部門在外匯貸款風險管理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有條件也有義務在工程項目的全過程進行必要的控制。這也是工程項目內部會計控制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葉海波、利用美國低利率實施中長期債務的掉期操作,上海金融,2003(07):38-39
[2]陳愛早、陳超璽,論收費還貸公路的負債風險,交通財會,2004(02):50-54
[3]姜愛琴、加強外債管理、防范債務風險,外債信息,2003(10):1-2
[4]孫敬水、防范外匯風險的技術方法與對策,經濟論壇,2004(07):16-22
[5]陳炳才、國內企業應注意防范匯率波動風險,中國金融,2004(07):40-41
[6]牛占華、我國企業外債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對策,中國經濟導刊,2004(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