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現在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小企業在自身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日益顯現,因此探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妥善的解決辦法, 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的現狀
1.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大多不精通財務管理,投資決策經常出于個人主觀判斷,缺乏財務理念。很多中小企業的技術部和銷售部建設往往高于財務部,忽視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2.財務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業大多屬于家族式經營,沒有設置健全的財務管理組織機構,沒有內部控制制度,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缺乏財務管理和必要的會計監督,制度的不健全必然要造成財務管理的混亂,這必然為以后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留下隱患。
3.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普遍不高。
我國中小企業中,在任用財務人員時任人唯親的現象普遍存在,財務人員不是領導的近親就是好友,他們很多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財務知識培訓,只能進行簡單的財務記錄和資金收取。財務人員素質的偏低,必然導致財務管理的混亂。
4.會計信息失真,企業融資困難。
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外乎三種:一是親朋借貸,適用于初始創業階段;二是向銀行借貸;三是到資本市場融資。中小企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其提供給社會的財務信息很難取信于人,這就使中小企業從銀行渠道融資受到很大限制,到資本市場融資更是無從談起,資本的短缺是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普遍面臨的重要難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二、中小企業管理會計的具體應用方法
管理會計是新興的會計分支,目前在我國中小企業廣泛應用的方法如下。
1.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是基于作業的成本計算法,它是指以作業為間接費用歸集對象,通過資源動因的確認、計量,歸集資源費用到作業上,再通過作業動因的確認、計量,歸集作業成本到產品或顧客上去的間接費用分配方法。作業成本法為作業、經營過程、產品、服務、客戶等提供了一個更精確的分配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的分配方法,它認為組織的資源不只在產品的物質生產中消耗,在許多輔助作業中同樣被消耗,為不同顧客提供不同的產品需要消耗不同的輔助作業。
作業成本法的目標是把所有為不同顧客和產品提供作業(包括上述輔助作業)所耗費的資源價值測量和計算出來,并恰當地把它們分配給各位顧客和產品。作業成本計算系統主要有以下重要概念:資源、作業、作業鏈及價值鏈、成本要素、成本動因、作業成本庫、分配率、成本性態。
2.目標成本法。
該方法是以同行業或競爭性的產品價格作為新產品售價的上限;根據期望的產品銷售數量,決定利潤目標;以預計的具有競爭性的售價減去目標利潤,確定產品生產的目標成本。新產品的目標成本一旦確定,就應當為以后的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建立各自相關的目標成本,各部門都要為其目標成本承擔相應的責任。
企業財務管理追求價值最大化,必須借助于一個有效的價值測量系統,這個系統就是管理會計。由此可見,企業實現價值離不開管理會計的價值計量。
三、中小企業推廣管理會計的有效措施
1.管理會計的方法和理念要求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小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層次,把財務管理人員置于管理者地位。在財務人員的任用上,要培養、引進、選拔高素質的人才,敢于讓家族外人才擔任財務管理崗位,不能任人唯親。
2.管理會計所倡導的作業成本法和目標成本法各有特點和優勢,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如果強調產品生產前各階段(特別是產品設計階段)對目標制定及實施的影響,就應采用目標成本法;如果從成本發生的經濟原因角度認識成本,宜采用目標成本法,通過提高作業效率和減少不必要、無效率的作業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中小企業要以財務會計為基礎,拓寬管理會計所需資料、信息的來源渠道。中小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時,應該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努力拓寬管理會計所需資料、信息的來源渠道,規范財務會計信息的提供,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真實、有效,使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能夠直接應用到管理會計中,為中小企業投、融資活動創造良好的氛圍。
4.實現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在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管理會計發展必不可少的技術基礎。逐步建立存貨管理、財務分析、資源配置以及本量利預測等計算機軟件系統,是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總之,由于我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和實踐都有待完善,中小企業自身的弱點也使管理會計很難盡快得到應用,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幫助中小企業應用管理會計,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中小企業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