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一君 賈霞 2006.11.13 11:05:00 銀行
會計事項登記簿是對經濟事項進行記錄的輔助性賬簿。登記簿的使用,對于加強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防范會計風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運行,人民銀行原來的四級核算主體轉變為三級核算主體,核算方式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基層央行會計事項登記簿的設置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沒有充分利用核算系統的數據資源,仍采用手工登記等問題的存在,已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不僅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一、會計事項登記簿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登記簿的設置缺乏統一性,種類繁多。目前,基層央行會計事項登記簿的內容涉及業務印章的保管使用、重要空白憑證管理、重要事項審批、人員分工等多個方面。但哪一級營業部門應該設置哪些登記簿,沒有統一的具體規定,導致基層央行登記簿種類千差萬別。
二是登記簿歸類不科學,重復設置。日常工作中,在《會計人員交接登記簿》中登記的事項既涉及崗位的移交,同時也有可能涉及業務用章、密押管理使用的交接等內容,而這些事項還需要在《業務印章保管使用登記簿》、《密押保管交接登記簿》中另行登記。又如:《會計主管監督檢查登記簿》與《主管行長會計業務檢查登記簿》存在內容重復、交叉登記的現象。
三是登記簿設置過時,數據資源浪費。《中央銀行集中會計核算系統》運行后,會計電算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但有相當一部分登記簿沒有充分利用核算系統現有的數據資源,采用手工登記方式,不僅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而且手工登記方式容易出現錯登等現象,使登記簿的真實性、準確性大打折扣。
四是涵蓋業務不全面,存在漏登記的會計事項。例如:退票等業務事項,均未設置登記簿。
為此,我們建議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現行基層央行會計事項登記簿,以滿足手工登記及下一步實現電子化操作的需要。
二、完善和規范會計事項登記簿的總體原則
會計事項登記簿主要用于控制各類卡片賬、重要空白憑證、實物以及重要會計業務事項,起備忘、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因此,完善會計事項登記簿,要把握好統一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實用性的總體原則。首先應從制度上規范會計事項登記簿,從防范會計風險、加強內部管理的要求出發,結合人民銀行的會計核算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應明確要求哪一級核算主體應設置多少登記簿、每一種登記簿登記什么內容,做到既不重復又有必要。其次,轉變手工登記的觀念,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數據資源,從業務發生開始跟蹤,能夠從系統自動導出的,全部由系統自動導出;不能自動導出的,分類進入登記簿模塊,人工錄入進行登記,實現會計事項登記簿電子化操作。第三,是今后要根據人民銀行會計核算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調整會計事項登記簿的種類和內容,該增加的增加,該撤銷的撤銷。
三、對規范目前手工會計事項登記簿的建議
實現會計事項登記簿電子化,需要一個過程。為保證基層央行會計核算業務的需要,實現會計事項登記工作的制度化、統一化、規范化,有必要先對目前的手工會計事項登記簿進行統一和規范。從實際需要和實用角度出發,我們對現行的登記簿提出如下的規范建議:一
是可以取消和合并使用的登記簿。《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運行后,縣支行作為核算中心的網點,已沒有聯行、事后監督等項業務,因此,建議取消《發電(信)登記簿》、《事后監督工作登記簿》、《查復登記簿》、《查詢登記簿》、《收電(信)登記簿》。可以合并使用的登記簿有:《主管行長檢查登記簿》和《會計主管檢查登記簿》合并為《會計業務檢查登記簿》;《重空保管領用登記簿》和《重空柜面使用登記簿》合并為《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登記簿》;《業務印章保管使用登記簿》和《密押保管交接登記簿》合并為《會計重要物品登記簿》。
二是根據業務和內控管理需要應該增加的登記簿。比如,《柜面監督與退票登記簿》。
三是需要完善內容的登記簿。根據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集中系統的運行需要,《會計人員分工登記簿》應增加系統業務授權、操作員管理等登記事項。
四是需要保留的登記簿。根據防范會計業務風險的需要,應保留的登記簿有:《磁介質會計檔案保管、轉存登記簿》、《會計檔案調閱登記簿》、《業務印章保管使用登記簿》、《工作交接登記簿》、《會計檔案保管登記簿》、《重大會計事項登記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