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處于特別重要的地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體系的安全、高效、穩健運行,對經濟全局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如何化解和防范金融風險已成為銀行管理活動中一個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內容。
1、金融會計風險的表現
風險是指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銀行經營活動的運作過程,與銀行會計十分密切,幾乎每一筆業務都需要銀行會計的核算與操作。所以,銀行風險也可以理解為銀行會計的風險。其主要表現在:
(1)會計核算風險。銀行會計的基礎性工作,在于真實、完整、及時地對銀行業務進行核算。是銀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會計核算方法不佳、核算程序不規范、核算質量不高,就容易發生風險。因為,會計核算工作的環節非常多,在資產、負債及中介業務中,每日都要進行大量的現金收付、憑證受理審查、科目運用、帳戶登錄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與風險發生聯系,很多銀行風險是與某個會計核算環節的失控有關。
(2)票據結算風險。結算業務是銀行一項重要的中介業務,它是通過銀行提供各種支付結算的手段與工具,為客戶實現經濟活動中的貨幣給付轉移。隨著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支付數量的日趨上升,以票據為主要支付手段的結算業務也給銀行帶來了諸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第一,從票據當事人看,有其本身票據填寫不清帶來的風險;第二,從結算中介人看,有操作失誤或任意違規而造成的風險;第三,從結算環境看,有票據犯罪日益增多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也有銀行、企業以及司法部門對處理票據糾紛依據的法律、規定理解不統一而帶來的風險。
(3)結算編制風險。從會計工作的程序看,結算編制是最后的環節。在銀行業中,結算風險最主要的表現是結算數據的不真實,其中尤其是利潤反映不真實。當然,這種情況的存在,有技術或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因素。從人為的因素來看,不可忽略的問題是虛假性。如有的金融機構為了本單位或其它某種需要,要求會計部門在結算報表上做數字游戲,或虛增利潤,或虛減利潤,另外,搞賬外賬,想以此取得業績考核名次或達到暗留盈利的目的。結算利潤是反映經營者最終經營成果的重要指標,其數據不實,不僅會影響單位,也會對上一級部門(如總行一級法人),乃至對國家隱藏風險。從技術或制度的原因來看,主要是合理性問題,如呆賬、壞賬、準備金的提取比例是否合理,應收利息計提的標準是否合理等。
(4)會計監督風險。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的職能是實施會計監督。會計監督就是對單位經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監督,但是目前金融會計監督職能相對軟弱,如:商業銀行轉軌后,效益成本觀念得到很大增強,但也有一些銀行或其分支機構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只求存款數量,不講存款結構,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互相攀比,豪華裝潢營業辦公用房,費用開支增加。對于這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經營,會計部門一般無法起到有力的監督
(5)人員管理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一部分銀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在工作中表現出服務態度度不佳,操作行為不規范,從而容易發生會計差錯;二是還有個別銀行會計人員品質惡劣,他們內外勾結,肆意侵害銀行利益,從而發生經濟案件;三是會計崗位設置缺乏應有的互相制約和牽制。目前有些金融機構會計崗位的設置面臨兩難局面,因業務量上不去,人員配備就不足,這樣會計崗位的設置就無法達到科學合理,混崗、兼崗、業務處理“一手清”現象時有發生。有些金融機構從本身的經營成本角度考慮,導致會計人員配備不足;四是金融機構在會計核算方面的漏洞,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制定的不完善,制度不完善會影響會計人員經辦業務的質量,同時會影響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作用,而這種經營的虧損風險正在進一步加劇,發展嚴重將會影響到我國商業銀行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