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 企業 社會經濟 影響
前言
隨著2012年1月1日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開展,全國范圍內“營改增”的稅制改革正式拉開帷幕。基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規律的角度,“營改增” 解決了貨物和勞務稅制中的重復征稅問題,略微降低了某些企業的整體稅負,但不排除加重另外一些企業稅負的問題。那么,這一稅制改革的推行對我國企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到底有何影響呢?
一、“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一方面,可消除重復征稅,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效益。另一方面,增值稅以增值額為計稅基礎,增值額越大,產生的稅款繳納越多。而對于增值稅抵扣較少的企業,“營改增”反而增加了企業稅負。因此,企業性質不同,“營改增”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不同。主要從服務業、運輸業、建筑業及金融租賃業進行探討:
1、促進服務業專業分工,提高盈利能力
營業稅的重要特點是全額征收、沒有抵扣,因此,稅負繁重是現代服務業資本市場不太活躍的重要原因。因此,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于服務業來說,消除了重復征稅,促進企業放下包袱,向細分化和專業化邁進,提高盈利能力。例如:服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外購勞務需要承擔相應的轉嫁而來的營業稅,然而當其造成的成本增加額度高于專業分工產生的實際收益時,企業寧愿放棄專業分工,不考慮勞務外包,選擇企業內部承擔。而基于“營改增”的稅制改革,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進行專業分工,選擇勞務外包,以獲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減自身增值稅應交款項,從而降低企業稅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2、減少輕資產運輸業稅負,增加重資產運輸業稅負
增值稅以增值額為計稅基礎,“營改增”對每個企業的影響會不同,一些企業稅負降低,一些企業稅負增加。以交通運輸企業為例:
A運輸企業在某次經營活動中提供運輸勞務,獲得收入80萬元,相關運輸成本60萬元。以稅改前的營業稅計算,A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額為80*3%=2.4萬元。“營改增”稅改后,根據2011年l1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在現行增值稅17%和l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增設1l%和6%兩檔低稅率,交通運輸業適用1l%的稅率。該企業應繳增值稅為80*11%-60*11%=2.2萬元。“營改增”稅改后A企業的稅負降低。
B運輸企業在某次經營活動中提供運輸勞務,獲得收入同樣為80萬元,然而其相關運輸成本為40萬元。以稅改前的營業稅計算,B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額為80*3%=2.4萬元。“營改增”稅改后,該企業應繳增值稅為80*11%-40*11%=4 .4萬元。“營改增”稅改后B企業的稅負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營業稅向增值稅的改革,對A和B企業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因此,在“營改增”稅制的推行中,應綜合考慮納稅地點、適用稅種及納稅人資質等因素,處理好費用抵扣、起征點標準、計稅方法等事項,促進“營改增”稅制的完善。
3、降低建筑業利潤總額,提高資產負債率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文件的出臺,同樣使建筑業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這一改革對建筑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總額。“營改增”稅制的推行,建筑業一些流通環節購置的貨物在取得增值稅稅票上,難度加大。同時,受到外協勞務成本及假發票等的影響,無法抵扣這部分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從而導致企業多繳增值稅,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的利潤總額下降。
二是提高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建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購置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等存貨成本,以及購置的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都要按取得的增值稅發票進行進項稅額的扣除,從而導致企業資產總額的下降,相較于沒有實行“營改增”前,提高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三是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從建設單位不能直接代扣代繳增值稅方面來考慮,建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按當期驗工計價收入在機構所在地繳納增值稅,但是建筑企業并不能立即取得建設單位支付的工程款,工程款滯后時間較長,這樣,企業經營性活動現金凈流量必將增加,引發企業資金緊張。
4、減輕融資租賃業稅負,提高利潤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方案明確將租賃業務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并且在111號文件規定,對試點中一般納稅人在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中,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因此,“營改增”稅制的這項規定,使融資租賃企業的稅收負擔大大減輕,有利于提高企業利潤。借助這個契機,融資租賃業應把握機遇,對企業業務進行重新規劃和整合,創新經營戰略,降低稅負,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二、“營改增”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營改增”稅制的改革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學發展的稅務制度,促進產業升級、優化經濟結構,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營改增”促進服務業等行業進行專業分工,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擴大內需,增加社會大眾就業渠道,進一步使勞動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規范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促進國民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營改增”是國家通過對各種稅收優惠項目的合理安排,以政府放棄部分稅收為代價,向納稅人提供相應的財政援助,對特定納稅人或特定經濟活動的納稅義務進行一定程度的減輕,從而作為一種政策手段,來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總結
“營改增”稅制的改革度不同性質的企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各企業應綜合考慮,合理規劃,減輕企業稅負,合理調整產業經濟結構,促進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