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預算管理 企業戰略管理 建議
一、企業預算管理概述
預算是一種管理方法,它具有著控制、評價、激勵的多種功能。隨著我國的企業改革不斷的深入,企業預算管理作為已在西方推行幾十年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的一種先進管理方式在我國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美國管理學家從控制的角度來論述企業預算管理嗎,把企業預算管理敘述為:“是有目標的設定,事前激發管理者達成預算的意愿,而與實際比較來作為評價的方法”。企業預算是企業使用最基本的管理控制手段,企業預算管理則是將預算作為控制經營的手段而使用的過程。
企業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企業圍繞著預算展開的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控制、預算考評及預算激勵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隨著預算管理的內容在企業中的不斷變化,企業預算管理的目的也在隨著而改變。目前,企業預算管理目的是通過有效的資源利用,關注相關者及組織創新的驅動因素為相關者及組織創造和增加價值。
二、實踐中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由于企業預算管理在我國起步較晚,理論研究目前是“各說各話,各辦個事”的混亂現象,不能很好的指導事務工作,導致在實踐中企業預算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1、預算管理與戰略管理各自為政
企業預算應基于企業戰略的合理性、科學性的基礎上。目前,由于企業戰略管理的意識相對較弱,戰略目標不明確,是戰略管理與預算管理各自為政,相對獨立,成為管理控制的閉環,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對預算本身提出的質疑,錯誤地認為預算阻礙了企業戰略的實施。
2、員工參與程度,預算管理權力過于集中
預算的材料收集應全面、準確,而預算信息的復雜性及信息分布的不對稱性,要求預算信息應在各個層面溝通與交流,才能確保預算數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證預算決策的科學性。現在階段,企業領導者的權力很難被監督和約束,預算方案制定和批準均由領導者個人決定,勢必會導致預算方案缺乏科學性,也會挫傷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3、預算考評中存在的問題
多數企業雖然建立了預算考評制度,但在預算考評過程任存在著只重視財務指標的考評,忽略非財務指標的考評;只重視考核獎懲,不重視考核結果的分析;預算考評體系還不夠完善。
三、完善企業預算管理思考與建議
1、建立以戰略為導向的預算模式
企業預算管理主要考慮企業內部資源的限制,企業的戰略管理主要考慮企業外部的市場狀況。為防止企業戰略執行力的缺失,應該變預算管理與戰略管理自成體系的狀況,建立以戰略為導向的管理模式。發現預算管理戰略能力的缺口,從預算管理環節消除戰略能力缺口,以增強企業預算管理的戰略執行力。
2、推廣預算管理軟件使用,激勵員工積極參與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要在企業實際中從分發揮作用,首先要進行細致的編制,其次要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進行滾動調整。這都需要預算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但現在企業中具備預算管理專業知識的人員少之又少。目前,我國的預算管理軟件開發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在企業中大力推廣預算管理軟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企業預算人才的缺乏的弊病。
大量的預算管理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勵員工參與預算管理活動,在企業中積極傳播預算文化,會起到凝聚人心、激勵人心的作用,必然會激發企業員工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預算管理工作會跟符合企業實務。
3、嚴肅預算執行中的控制
預算控制主要是指預算執行過程中的事中控制的行為。以企業編制的預算指標作為績效管理的依據,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定期對比實際績效與預算績效之間的差異,分析差異的結果,進而提出改進措施。具體的控制措施如下:
由企業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協同財務部門,根據月度和年度的預算指標,以及預算執行的進度水平,對各個業務部門下達具體財務指標,對各業務部門進行指導,制定每月的業務計劃;預算管理委員會收集各部門的會計數據,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根據預算執行進度進行分析,并將預算執行情況結果分析遞傳給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由內審部門對企業的各職能部門、業務部門進行定期審計,從而出具審計報告;然后,預算管理委員會依據內審部門出具的審計意見,以及完成非預算考核指標的情況,制定各部門的獎懲方案,最后達到企業全過程的預算控制。
4、創建科學的預算考評制度
預算管理的效果是與它在業績評價中的作用息息相關的,將預算指標作為業績考核的依據,創建科學的預算考表制度,可避免上述的弊端,使得預算管理產生好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