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取向

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取向

物流業 改革 增值稅 營業稅
  一、引言
  物流企業稅基適用不同的稅種及稅目,現行《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運輸、裝卸、搬運勞務和郵政業的稅率為3%,而倉儲、配送、代理勞務為5%,這種制度雖有利于征管以及穩定財政收入,但存在諸多弊端,比如重復征稅等。只有認識到物流環節的重要性,物流企業征收增值稅試點改革才能成功。
  二、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物流業的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現代化程度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201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25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1%,物流市場規模躍居全球第三。發展物流業不僅可以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及地位,同時還可以帶動批發零售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的發展,既增加了服務業的絕對數量,又提高了服務業中高附加值行業的比重,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有利于增加就業。
  三、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國家政策支持和社會的關注使物流企業快速發展
  社會對物流業現狀的廣泛關注和國家支持物流業的發展的政策集中出臺,使物流業在良好的社會和政策環境中得到了快速發展,2011年全國物流總額為16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7%,保持較快平穩的增長勢頭。
  (二)專業化物流服務方式有限,企業管理水平不高
  盡管近年來物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物流方案設計、全程物流指導等高層次服務并未廣泛開展。在規模及服務方面,多數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仍比較落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及時性。
  (三)物流企業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阻礙了全國性綜合物流體系的建立
  目前我國分地域管理模式阻礙了物流業的發展,要打破區域行業的限制,就需要形成一個統一、有序的大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和產業集群優勢。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出現權責交叉重復,還可以避免資源浪費,對促進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物流業稅收存在的問題及國際經驗
  (一)稅負過重
  我國物流業屬于微利性行業。根據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倉儲業務利潤率僅為2.6%,物流企業毛利一般為4%-6%,稅后純利在1%-3%之間,再加上土地稅、房產稅稅率過高,使企業前期投入大,資金運用時間長、流動資金比重大,毛利較其他行業相比較低。
  (二)優惠措施少,普及面小
  1、與進口有關的物流服務無優惠政策
  為了鼓勵本國的產品和勞務出口,新加坡和丹麥、捷克等國對與出口有關的物流服務一般都實行零稅率。為此,我國可以借鑒此類國家的做法,對與出口有關的物流服務實施“零稅率”政策,把出口退稅納入增值稅管理范圍,不再從國庫直接退稅。
  2、未采用特別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些國家為了支持物流業的發展制定了一些特別規定:流轉稅方面,新加坡規定第三方物流公司以自己的名義或以海外委托人的名義進口貨物,免征貨物勞務稅;提供貨物到其他批準第三方物流企業、保稅倉庫或批準的“主要出口企業”,免征貨物勞務稅,我國對于物流企業并無特殊稅收優惠政策。
  (三)規定不清,容易有漏洞,使稅款流失
  為了保證稅收優惠措施落實到位,在物流業制度比較完善的新加坡,法規對“核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計劃”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而我國在國家標準局頒布的對產業的劃分中,并不認為物流產業,交通運輸、倉儲業是獨立的產業,對優惠適用的條件基本上也無明確的規定。
  五、改革思路
  (一)長期改革思路
  對現行物流業稅制進行系統性整合,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同時要修改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稅法方面,要把物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稅目,將原本分散在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業和倉儲業的各項業務統一,實行統一核算。在稅制目標設計上應發揮稅收優惠對物流企業技術創新的導向作用,借鑒新加坡、荷蘭等國家的先進做法,發展形式多樣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降低物流企業技術創新成本,提高物流企業技術創新水平,促進物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從而帶動國民經濟不斷發展。
  (二)近期改革建議
  1、明確試點以外的相關物流企業,實行營業稅差額征收
  重復征稅的問題在運輸、配送、倉儲租賃等領域尤為突出。對于外包業務,不僅要能扣除運費,其他項目支出也要允許扣除,明確差額征收政策。
  2、放寬自備車輛的相關規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貨物運輸業稅收征收管理的通知》,企業要獲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前提條件是擁有規定噸位和數量的自備車輛,部分企業擁有的自備車輛有限,因此不能滿足開具貨物運輸業發票的條件,導致貨主無法抵扣相應稅款,影響企業進一步發展。
  3、制定物流行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允許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對于企業的技術革新或用于信息系統建設的費用,允許稅前抵扣;對于物流企業設備進口,借鑒法、韓等相關國家促進物流業發展的經驗,制定特別關稅或免征關稅以及進口環節稅;對物流企業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實行一定減免;對擁有物流基礎設施的物流企業適當調低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倉庫租金收入免征房產稅等。
  4、完善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相關規定,鼓勵股份制公司的發展
  政府應制定優惠的兼并、重組的稅收政策來鼓勵物流企業整合資源,進行兼并重組,走規模化發展道路,提高競爭力,而在這之中,股份制企業更加適合物流企業的今后發展,因此我們在鼓勵企業重組并購的同時向股份制公司轉換。
  5、嚴格監督管理發票使用
  建議設計物流業統一專業發票,統一相關部門的職能,這樣既使物流企業獲取發票更加便利。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