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社管理 問題 對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趨向旅游消費。但是,目前我國旅行社的現狀仍然是“弱,小,散”,即經營實力弱、規模小、經營范圍較分散等,很難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有極大部分旅行社經濟效益較低而且具有較差的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這與旅行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弊端緊密相關。
一、旅行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旅行社管理關系旅行社的發展及市場競爭力,但是,我國旅行社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和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旅行社內部管理較為混亂
最近幾年,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旅行社的規模也日趨擴大,但是管理層的理論知識及業務能力結構較為單一,只注重市場而忽視管理理論,不注重管理人才的培養,管理人才較為缺乏,個別旅行社完全處于缺乏管理理論的經理的“人治”狀態。在業務上,部分旅行社仍然只提供觀光型的旅游產品,完全忽視市場需求的變化,服務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
2、大型旅行社體現不出規模經濟優勢
大型旅行社應該具有資金、市場、人才和風險抵御能力等各方面的優勢,但是,我國一些大型旅行社采取業務獨立的部門承包制度,轉變為中小型的旅行社結合體。因此,大型旅行社的規模優勢很難得到有效發揮,市場競爭力不足。
3、中小型旅行社資金、信息、人才缺乏,市場定位不明確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型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特色服務,缺乏明確的市場導向。它們經營和大型旅行社相同或者相近的旅游產品,明顯不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利潤水平較低。此外,中小型旅行社資金、信息、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經營深度不足,開發的新產品以及開拓的新市場對消費者吸引力不夠。此外,一些旅行社服務市場范圍狹窄而且服務質量不高,導致公眾對旅行社印象欠佳,回頭客源較少。在如此的惡性循環當中,中小型旅社艱難的求得一線生機。
4、我國旅行社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較低
我國大部分旅行社管理工作仍然采用手工作業,很少采用信息化、自動化的電子旅游管理商務系統。而且,很多旅行社的重要管理人員是沒有豐富管理理論的家族成員,對優秀管理人才的任用機制較為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二、改善旅行社的經營管理策略
1、強化旅行社人員業務工作能力的考核及培訓并注重提升其職業道德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整個導游隊伍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旅行社要注重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樂觀積極,以旅行社為重,提升其業務素養,培育其敬業精神。其中,旅行社職業道德教育的目標是學以致用和言行一致。對于制度管理目標的實現,提倡制度化與人性化相結合的管理方式,無疑,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加入會使管理的效果更明顯。此外還應通過對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以及考核,并就此設立獎金以及其他獎勵等,從而提升從業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認真程度和服務水平,還可以降低產生服務質量危機的機率。
2、實行科學人性化管理
現代管理學重點內容就是科學人性化管理,毫無疑問,這包含著科學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兩層含義。對于任何一個人力資源管理者來說,打造一支積極團結的隊伍,都是其努力的方向。旅行社所售的并不是單一的服務產品,而是游、食、住、行等多個部門相結合的綜合性服務產品,這對旅行社的團結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旅行社的管理過程當中,要充分的體現科學管理以及人性管理,這對于旅行社的長期發展與生存具有重要意義。
3、對于大型旅行社要實現集團化
規模經濟問題是我們設想當中大型旅行社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可將具有一定規模的旅行社通過合并以及兼并等手段重新進行組合,形成在人、財、物等方面都具有強大實力的緊密型集團。這種旅行社集團可采用當今一些大型社團總社與分社的形式,然而總社與分社在資源方面是一體的,組織的管理方式要按照集團氽業的方式。就微觀層面,這種集團可充分發揮采購、營銷、人才等層面優勢,實現規模經營;就宏觀層面,這種集團形式可以穩定市場,避免因市場分散或者紊亂引發的問題。
4、對于中小型旅行社要專業化
對于中小型旅行社要避免標準化產品經營的劣勢,實行專業化經營,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旅游者的多方面需求。中小型旅社專業化經營主要是體現在其產品上面。中小型旅社應通過細分市場,對產品開展深度開發,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產品與服務。專業化的經營方式具有成本及產品專業化的雙重優勢,有效解決了中小型旅社不能形成規模經濟,對大型集團無競爭力的問題。中小型旅社實現專業化對于產品的多樣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產品對游客的吸引力,從而使旅行社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
三、總結
綜上所述旅行社的有效管理對于旅行社的長遠發展和經濟利益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旅行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探索和完善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從而真正實現旅行社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