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價管理 醫療收費 改革實踐
社會壓力不斷加大,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形勢更加嚴峻,對于醫院管理層來說,如何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做到規范化、合理化、合法化收費,是醫院長遠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大課題。
一、醫療收費常見問題分析
(一)病歷內容與醫療收費不符
雖然醫院的收費都是按照國家規定以及有關標準,并結合醫院實際的服務項目進行收取,但是也會存在病歷內容與實際收費不相符的情況。對于收費項目不符的情況大概有幾種,在患者根據醫囑進行檢查化驗時,各種收費已經產生,但是在病例中并沒有記錄;或許由于病歷書寫不夠規范,對于部分醫療服務項目,沒有專門的電子醫囑,在相關人員僅通過口頭醫囑或者手工進行收費錄入的時候,就會產生無醫囑收費,也或許由于醫療人員過于繁忙,沒有及時停止自動收費,導致出現過多的收費。
(二)缺乏恰當的物價政策的理解
盡管我國醫院HIS系統逐漸完善,并使用,同時使得很多患者的收費依據這套系統產生,但是在產生的過程中,涉及到多個步驟和過程,尤其是對于住院患者而言,其收費過程也就是計費過程,涉及到醫生,護士,藥劑人員以及主治醫師,還有計算機價格系統維護人員等,因此,由于不同的管理人員對價格的理解存在差異,也就導致了不同收費結果的產生,從而出現了多收費或漏收費的問題。
(三)責任心不強
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在醫務人員工作強度較大的情況下,承擔了本不該由醫務人員擔負的收費工作,同時也會由于醫務人員不夠重視,就會出現開立醫囑失誤或者誤操作的現象,也就造成了多收費和少收費的情況。
(四)物價政策不及時推廣
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各種醫療設備以及先進的診療手段,都獲得飛速的發展,各種新型材料不斷出現,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也受到居民物價指數的影響,對于醫療服務項目的收費沒有明確標準。因此,由于醫療服務價格并不能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協調,也就存在醫療技術發展和病人需求不協調的狀況。并且,由于個別人員未能嚴格按照相關的物價規定進行收費,導致了錯收費現象的發生,這也為以后的醫療糾紛的發生埋下隱患。
二、醫療亂收費問題改革實踐
對于醫療體系中存在的亂收費問題,只有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立法,加強收費的監管,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促進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逐漸完善健全物價體系,強化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物價管理制度為進一步加強醫藥價格管理工作,規范科室收費行為,維護醫患雙方合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及結合醫院實際,制定了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管理辦法、物價管理獎懲制度、價格公示制度、投訴管理制度、優秀兼職物價員考評標準等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逐步推廣院科兩級責任制以及三級組織管理模式,由醫院院長對醫療服務價格負責,而由相關科室科長對相關的收費負責。與此同時建立專屬的價格管理小組,制定出價格管理的工作目標和任務計劃,明確基本的工作思路,設置專門的醫療價格監督和管理人員,在相關科室也要設置專門的價格管理人員,監督價格收費的落實。
(二)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行業規范意識。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以及培養起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并保持認真的工作態度,在具備財務、公文寫作以及相關溝通技巧外,也要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只有這樣才會深入理解醫療服務項目的內涵,也就能夠有效的對科室相關收費起到指導作用。
(三)明確規范收費重點。特殊衛生材料的使用,是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主因之一。對此,醫院從源頭抓起。凡需進院的特殊衛生材料,一是要符合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的范圍要求;二是要由申請科室提交新購衛生材料在臨床應用中“效價比”的相關材料,“效價比”不高的材料堅持不進,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特殊衛生材料的使用必須先征得患者的同意。
(四)建立完善的網絡系統,保障收費的實時監管。醫院使用HIS后,由專職物價人員負責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數據庫、特殊衛生耗材數據庫、藥品價格數據庫等的維護工作,以保證收費數據庫的準確、統一。未經醫院許可,任何科室或個人都無權進入數據維護系統。藥品、特殊衛生材料的加價由系統自動確認,避免人為計算錯誤。設置科室常用收費項目數據庫,方便科室計費。
三、總結
在醫療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就要積極地去發現問題,并及時的采取措施去修正、改善,在為人們謀福祉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只有這樣,才會獲得長遠的發展,對于社會公共事業的完善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