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 財務管理 財務風險
隨著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醫院的防范財務風險,財務管理機制,已成為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和服務效益的重要內容。醫院財務機制是否完善主要是看是否能夠有效地防范經營風險;是否能夠實現醫院財務自我約束、醫院財務自我擴張、醫院財務自我平衡的功能。因此,做好醫院財務的風險防范機制就成為醫院財務科學、有序、健康發展的要求。
一、認真做好醫院財務自我平衡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只是給予財政預算撥款,對于醫院的盈利分配情況以及資金的運用不再進行干預。醫院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機構開展醫療經營活動,平衡機制也就成為醫院財務機制的一個基本功能。要想做好醫院財務平衡工作就應當做好醫院資金的籌集以及資金的運用。
(一)醫院要認真做好運用資金和籌集資金的平衡方面的工作
要想更好地運用資金就要做到科學地節約資金的運用成本,做到資金運用科學合理,與醫院的經營要求相一致,籌集資金要根據醫院的要經營規模需要進行操作。可以借助財務杠桿做到使醫院適度負債經營,這樣有利于用資和籌資的平衡,是一項比較有效的措施。目前,財政撥款非常有限,醫院要認真研究負債經營戰略,不能僅靠自有資金確定經營規模,那樣發展是缺少后勁的,一方面充分運用財務信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醫院要認真做好清理債務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過分舉債經營,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很好地減輕醫院財務費用。
(二)做好醫院消費與積累的平衡
適度的消費有利于提高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增加積累是醫院不斷壯大的物質基礎。目前,一些醫院對于積累往往過于忽視,對于增加消費則比較重視,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醫院發展前景不是很好,容易造成醫院成本增大。醫院財務工作要有長遠規劃,盡力把消費與積累兩者的關系處理好。醫院在進行財務分配和預算時,要根據醫院的發展規劃務必處理好保護廣大職工工作積極性、改善職工工作條件、增加職工工資、保障短期經營資金和長期發展投資的需要、增加醫院的積累資金的關系,偏向任何一個方面都有可能出現資金的失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醫院的醫療活動的開展和醫院長遠發展。
二、認真做好醫院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引發醫院的財務風險大部分是由醫院負債籌資所造成的,財務風險的發生往往是發生在負債籌資以后,在籌資活動的過程中一般是不會發生的。醫院要充分利用借入資金,發揮借入資金的作用,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資金的收益率的目的。如果借入資金使用效果不好,就很難實現負債經營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目的。因此,醫院可以通過調整負債結構,對負債規模進行控制等來達到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
(一)醫院要建立抵御、控制風險機制
醫院要講信譽、重質量,還要做好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可以幫助醫院抵財務風險。醫院要營造良好的控制環境,健全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發揮審計再監督職能,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加強對醫院決策和經營的分析與管理。風險發生后要總結經驗教訓,修正產生風險的決策,對風險的形成進行客觀評估。
(二)醫院要認真做好營運資金的管理
醫院借入資金的投向不同,其產生的效益的水平和時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醫院要做好投資決策分析,決策投資前要對展開的醫療業務市場進行可行性分析,要分析可能實現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盡可能地做到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大的產出。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有:(1)平均投資報酬率分析。(2)投資回收率分析。(3)投入回收期的分析。另外,醫院還要對短期的財務資源決策進行認真的分析。在對衛生材料、藥品的價格走向以及醫療市場風險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做好現金流量分析。應當逐月分析資金流出(流入)的金額和項目,以提高經營資金利用率,衡量短期經費狀況,加速資金的周轉,糾正出現的問題。例如盤活資金、縮短庫存天數、減少存貨等。
(三)使負債規模達到最佳狀態
定期分析外部環境狀況,要認真考慮醫療行業穩定程度以及未來的經營收入增長幅度等因素,以負債資金和主權資金的比例關系,做好醫院財務風險控制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醫院財務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擴張機制
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都應當以加快發展、擴大規模、持續經營作為自己的基本目標,因此,財務的自我擴張應當作為醫院財務活動的一個非常必要的組成部分。醫院要想進行擴張經營就應當做好財務的自我擴張。醫院要做好財務的自我約束與自我擴張的有機結合,醫院不但要做好自我擴張,還要認真做好自我約束機制。首先,醫院要做好日常資金的控制和調度工作,保證醫院資金流向科學合理、調度及時靈活。建立各環節、各部門的資金在管理上的責任和目標,保證資金運營在預算范圍和財務計劃之內,杜絕并減少資金的浪費,避免無計劃使用資金和盲目籌集資金。其實,完善和建立與醫院長遠發展規劃、經營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相統一的財務運行機制。第三,不是有關醫院重大經營決策的變更,應當遵循醫院的總體發展規劃,保持醫院的滾動財務計劃的協調性和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