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危機 預警系統 特點 構成
2008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到全球,人們開始反思并探討造成危機的根源,各項研究表明,除了經濟、金融體制和腐敗等深層次原因外,引發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財務危機的管理水平低,危機防范意識差,以致出現財務危機時措手不及,由此帶來嚴重的后果。適時、準確地對企業財務危機進行預測是在后金融危機背景和企業愈發廣泛的參與國內外競爭的形勢下企業持久生存的堅實保障。歷史經驗表明,財務危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在財務危機的萌芽狀態預先發出危機警報,使管理者及時采取有效對策,改善管理,防止企業陷入破產的境地,以保護相關主體的利益。
一、構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必要性
(一)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構建是對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公司治理結構主要研究公司的各個參與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明確了決策公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目標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預公司的日常經營,同時又保證經理層能以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遺憾的是目前的公司治理結構理論中幾乎不涉及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相關內容。企業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前提是“持續經營”,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建立起一套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提高企業預防財務風險,化解財務危機的市場應變能力。縱觀我國高校中所使用的各個級別的財務管理教材也很少見到關于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相關理論闡述。由此可見,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對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二)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構建為我國證券市場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上市公司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通過“環形持股”和“內幕交易”等利潤分配管理手段聚攏資金,導致一些公司業績逐年下降,財務狀況出現異常,陷入財務危機,使得投資者、債權人遭受巨大損失。對于上市公司我們僅能看到在財務報告中進行某些財務猜測信息的披露,而對于非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則難以取得。很明顯,作為既得利益方的上市公司決策層,肯定不希望實施可能會發現他們問題的一些措施。同時,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構建和使用還要耗用大量的開發成本和實際運行成本,勢必減少管理層的既得利益。因此,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為我國證券市場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構建為相關利益者進行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危機預警系統能夠給企業的相關利益者提供更多的關于企業真實價值的預測信息。企業的相關利益者包羅萬象,除了投資者、債權人和經營者之外還包括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對債權人和銀行而言,可以將預警分析資料作為實施貸款決策和管理,企業可以來做舉債決策和應收賬款管理。對于經營者而言,危機預警系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信息的反饋,使企業有效地防范與解決問題,回避財務危機的發生。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危機預警系統可以確定審計程序及決定企業是否適用持續經營假設。
二、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概述
(一)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定義
財務預警系統的定義,目前國內學術界尚無統一定論,還在探討階段。其中有以下幾種代表性觀點:
1、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是以企業財務信息化為基礎,對于企業財務系統中的某些特定事件可能出現的情況預先進行報警的系統。
2、所謂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就是通過設置并觀察一些敏感性指標,能利用及時的數據化管理方式,通過全面分析企業內、外部經營情況等各種資料,以財務指標數據的形式將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預先告知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人,同時通過尋找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和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隱藏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
3、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就是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及時的數據化管理方式和財務數據,將企業已面臨的危險情況預先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人,并分析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原因和企業財務運營體系中隱藏的問題,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財務分析系統。淺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完善。
筆者認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定義還應包括兩個基本點:第一,財務預警應當歸屬于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第二,財務預警應當是企業全面預警的一個分支。鑒于以上兩點考慮,筆者將財務預警系統定義為: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企業信息化為平臺,利用財會學、金融學、管理學和統計學等相關理論,采用各種分析方法,將企業未來時期所面臨的風險預先告知相關利益群體,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財務分析系統。
(二)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特點
1、事前管理性
預報是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應具備的核心功能,一個與本企業匹配度較高的危機預警系統應當能夠根據企業的歷史數據及其他非數字性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預測未來可能發生危機的概率及企業可能面臨的情況,從而達到確定警情和預報警度的作用。
2、系統管理性
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應服務于財務管理的總體目標。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財務預警系統要和其他系統之間保持和諧和合作的關系。不同子系統之間的數據傳遞應當順暢且能夠做到數據共享,當其他系統所反映的對象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立即從財務系統中得到反映。
3、動態管理性
財務管理的特點是對企業價值量的管理,而價值量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動態性的操作過程。這決定了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企業生產經營的動態性決定了財務危機的出現是一個動態過程,這就要求財務預警系統必須把企業的經營活動視為一個連續運動的過程,在數據結合相關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預測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財務困境。動態性的收集并分析數據,采用滾動預算的方法實時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