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核算 有效方法
固定資產作為事業單位總資產的重要部分,對社會事業的順利開展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固定資產使用期限比較長,周轉周期大,導致了事業單位在核算固定資產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就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一)核算固定資產界限時存在的問題
現在一些事業單位把一些沒有到達單位價值標準(標準的專用固定資產設備單位價值為800元、一般的固定資產為500元),但超過了一年使用時間的固定資產也劃分為固定資產,這樣一來,一些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用的簡易辦公座椅、簡單沙發、簡易家具等等都被劃分到企業的固定資產核算行列里,這些資產和標準的固定資產一比,具有魚目混珠的嫌疑。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物價的提高,企業專用固定資產設備單位價值為800元、一般的固定資產為500元的固定資產劃分標準有些偏低。
(二)固定資產信息失真,會計報表反映不出固定資產損耗程度
根據現有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制度,固定資產在進行核算時要求只核對賬面價值,對固定資產不進行計提折舊處理,采用修購基金來進行維修、更新資金的解決。不少事業單位不具備固定資產要進行資產保值的意識,經常存在清管理、重購置的問題,只想向上級報告購置固定資產,時間一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價值和實際價值脫鉤,修購基金不能進行固定資產的價值轉移,使資產實際價值遠遠小于賬面價值,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信息失真,核算時反應不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
(三)管理人員固定資產意識淡薄
現在許多的事業單位領導不能意識到對固定資產進行有效核算工作對社會事業順利開展帶來的好處,固定資產核算意識也沒有樹立好。在配備固定資產核算人員方面,有的事業單位一些固定資產核算人員相關業務素質還有待提高,平時接受培訓、進修學習的機會也很少,沒有與事業單位配套的固定資產核算知識,也不具有開闊的視野。這些都導致了固定資產核算上的漏洞。
(四)資產管理不完善,給核算帶來困難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進行采購、使用保管、清查維修時,缺乏必要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管理固定資產的流程也不規范,使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弱化,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核算時沒有準確的掌握,給固定資產核算帶來很大的困難。比如有的事業單位在采購、利用固定資產時,有大量重復購置的現象,過于追求先進性而浪費了固定資產的總體利用率,閑置現象也時有發生,倉庫里長期存有那些落后的、遭受淘汰的固定資產。一些先進的儀器設備維護成本遠遠高于運行成本,不得不進行閑置處理。保管日常的器械時,做不到對機器維護的重視,一旦機器出現故障再進行修護,就會花費額外的資金,使機器的使用價值也大大降低。
二、核算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有效措施
(一)規劃好固定資產的核算范圍
有序固定資產的核算工作離不開健全固定資產規章制度的引導。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有效核算,應該先要充分地認識到固定資產核算工作對于事業單位順利開展活動的重要性,事業單位的領導或管理人員應把眼光放長遠,規劃好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范圍,讓事業單位進行固定資產核算時可以有規章制度參照。例如,所有的事業單位要根據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以及自身事業單位具有的特點,對一次性購入的物品借記為易耗品,貸記為銀行存款科目,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分期攤銷處理,對于零星的固定資產購入,可以列為直接的列支。同時考慮到市場物價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適當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單位價值水平。
(二)提供核算人員素質,加強核算監督工作
在日常的固定資產核算工作流程中,需要加強固定資產核算人員的業務素質。領導人員通過對固定資產核算人員進行的學習、培訓,使整個固定資產核算團體具有高超的核算水平,提高了核算人員在核算固定資產過程中對錯誤問題的防范意識。推行責任終身制度,把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工作的好壞同核算人員的自身利益結合起來,讓每個核算人員可以更好的樹立起責任心。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進行合理的核算工作,還需要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監督工作。選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最高負責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好壞同負責人有著直接關系。并把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監督作為考核業績的基本內容,最高負責人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工作承擔著第一位的責任后果。這樣就會激發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積極性,從而高度注意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全過程。
(三)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財務核算
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財務核算是順應時代的必然要求,事業單位管理好了固定資產,節約了不必要的開支,避免了浪費,減少了費用,相對的也就增加了資本,增加了事業單位運營資金的流動性。要想實現固定資產的全面財務核算,就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有系統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二是對固定資產財務核算基礎工作要做好,對固定資產對象進行各項費用歸類分配,劃分好固定資產使用費用的各類界限。 三是做好固定資產的減值測試工作。事業單位應結合財務、審計、技術等部門,組成固定資產減值測試工作組,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減值測試,確保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減值能夠獲得有效的補償。五是制定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總目錄,通過固定資產總目錄,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合理劃分,得出各個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以及凈殘值率。
(四)對固定資產進行合理折舊
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工作時,可以借鑒企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處理方法,定期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處理,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例如直線法、年數總和法以及雙倍余額遞減法。事業單位可以同企業單位一樣,要在不同的時期選用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這樣可以促進事業單位順利開展社會事業。對于固定資產的維護以及更新也可以通過折舊來進行處理,取消原來提取基金的方法,可以增加累計折舊的類別來當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備用賬戶。在事業單位進行提取折舊固定資產后,購置不需要列為當期支出;在固定資產的提取折舊過程,需要在經營支出后增加三級科目來進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的明細核算,可以借記為事業支出科目,貸記為累計折舊科目。對此,事業單位還需要建立一個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方面的規章制度,讓事業單位可以真實有效的通過會計信息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實際信息,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信息質量。
(五)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優化核算內容
事業單位進行固定資產的管理,可以促進核算工作順利進行。事業單位可以明確各個部門應盡的職責以及享有的權力,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采購方面,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單位資產需求使用的特點,采購相應的固定資產,結合固定資產的送貨地、運輸方式、相應的市場信息,做到三家比貨,選取價廉物美的固定資產。同時根據時間價值,計劃好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減少倉庫長期積壓固定資產的情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降低固定資產庫存率,減少固定資產的流通途徑,爭取從發貨地直接發到事業單位,降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閑置率。
三、總結
當今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工作要根據事業單位的相關規定,借鑒以往的核算經驗,通過完善固定資產的核算制度,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考核,提高核算人員工作素質,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財務核算,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效果不斷提升,實現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