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實施,有利于減少企業所得稅和會計之間的差異,這樣可以減少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量,減輕了企業的納稅,實現了稅務部門利用這些企業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稅收的調整,建立健全的小企業會計準則體系。
一、小企業的收入確認和稅法與計量上相協調
《小企業會計準則》在企業的收入確認與計量必須要增加和企業所得稅之間的協調關系,收入確認方面通常采用收取款項和發出貨物為標準,減少了有關風險報酬轉移的判斷。通過以下幾種常見的銷售方式明確規定惡劣收入確認的方法:托收承付的方式需要在辦理托收手續時做好收入確認工作;預收款凡是需要在企業發出貨物時做好收入確認工作;銷售的貨物需要檢驗和安裝的需要貨物的購買方在貨物檢驗和安裝結束之后進行收入確認工作;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方式,在購買方收到代銷清單時做好收入確認工作。在《小企業會計準則》并沒有說明在采取分期收款銷售和賒銷方式如何進行收入確認,但是根據準則,收入確認可以按照企業發出貨物之后取得貨款權利或者取得貨款之后進行。在收入計量上,《小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小企業必須遵循從購貨方應收的合同、協議的價格或者已收的合同來確定本企業的業務收入金額,這和《企業所得稅法》和《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相同。
在《企業所得稅法》中還規定,小企業和其它企業簽訂的協議或者合同包含提供勞務和銷售貨物時,包含的內容能夠單獨計量和區分的部分,可以將提供的勞務部分按照提供勞務處理,銷售貨物的部分按照銷售貨物處理;如果不能故偶單獨計量和區分的部分統一按照銷售貨物處理,這和和《企業所得稅法》和《增值稅暫行條例》對于混合銷售的規定是相同的。
二、在利得確認和計量要與企業所得稅相協調
根據《小企業會計準則》可以得出,離得就是指企業在非日常活動中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增加以及和投資者投入的資本無關而去的經濟收入。利得分為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直接計入企業所有者的利得。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沒有有關利得的概念和處理措施,統一將小企業的利得直接計入到企業的收入,這樣使得稅法和《小企業會計準則》存在盤盈的情況。必須要實現小企業會計處理和企業所得稅相協調,將利得計入到應稅收入。《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于盤盈固定資產也應該和企業所得稅相協調。還有在《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小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信息處理統一使用成本法核算,取消權益法核算,通過這種規定可以實現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的確認和企業所得稅保持一致。
三、企業資產的確認和計量上要與企業所得稅相協調
在小企業的資產處理的差異使得企業所得稅法和企業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差異。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和企業的利得、收入、損失和費用的確認計量是互相影響的,企業所得稅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的差異也會影響到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處理的確認計量。《小企業會計準則》充分意識到企業資產的確認必須和所得稅法相協調,減少資產處理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小資產的計量必須依照所得稅法的規定使用成本計量。例如依照《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小企業的短期投資項目核算工作,沒有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值計量,這樣避免了小企業在報稅過程中進行賬目調整。對于沒有使用《小企業會計準則》對投資資產一律使用成本計量相應的投資項目。企業所得稅必須貫徹確定性的原則,不需要考慮市場行情對企業自產的影響和公允值變化產生的損益。在小企業中采用歷史成本計量,使得企業所得稅和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相協調。
2、省略可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所有的稅法幾乎都不確認持有資產的簡直是,一般除了金融企業必須按照稅務主管部門和國家財政的規定提取準備金之外,所有的減值準備不得在稅前扣除。《小企業會計準則》也不要求小企業進行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也最大程度地和企業所得稅相協調。例如,《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于企業應收賬款質變為壞賬時,必須要將壞賬作為損失計入當期的管理費用,沖銷壞賬的預收款項,不需要進行計提壞賬準備。
3、企業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處理措施。首先計提折舊的范圍必須和企業所得稅法相協調,《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小企業必須要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處理,但是對于以下資產不需要進行計提折舊:建筑物、房屋和沒有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通過租賃方式租借的固定資產;對于已計提折舊但是仍舊使用的固定資產。這樣和以前企業所得稅法相比,需要交納稅金的范圍和數量大大減少了。第二,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必須和企業所得稅法協調,《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年限的最低年限為: 房屋建筑的年限20年;機械生產設備的年限10年;和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器具等年限為5年;電子設備的年限5年。
四、結語
盡管《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小企業的會計處理和企業所得稅法的協調性大大增加,但是他們之間的差異也不能夠完全消除,其中的一些差異必將是所得稅法和企業會計信息處理不可避免的,這也是國家保護稅收和體現稅收鼓勵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