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的支柱產業。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具備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而且具備涉及面廣、影響大和需求廣闊的特征,計算機網絡技術所涉及的三網融合、物聯網、信息安全、云計算等幾大領域未來在中國將都是千億級別的市場。市場的巨大需求、政策的大力推進為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和發展提供了契機,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本文以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石信工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探討如何構建一套與行業(企業)標準相銜接的高職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在課程體系開發和教學內容改革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明晰專業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隸屬于電子信息大類,我們搞專業建設以行業(企業)調研為起點,分析職業崗位群的能力指標,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方法,形成清晰準確地知識、素質與能力目標。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旨在培養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基本理論,注重培養網絡規劃、設計、實施、管理、應用、故障診斷與優化等技能,以“組網”、“管網”和“用網”為核心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實現專業與行業(企業)崗位對接
石信工院聯合安博教育集團、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H3C)校企合作、雙向聯動,對河北輻射京津區域網絡技術企業進行調查,分析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對應行業企業的典型工作崗位或崗位群所需的職業能力,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上,還共同籌建了微軟IT學院、H3C網絡學院。
(三)推行“雙證書”,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雙證書”制度體現了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石信工院與安博職教集團、H3C公司合作開發課程體系,已全面實現了雙證融通的教學模式,將職業資格證書的標準和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融合,使學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達到職業資格要求,實現了雙證內涵的融合。在校期間,學生經考試可獲取國家職業標準網絡設備調試員、微軟MCP認證或H3CNE證書。
二、專業課程體系開發
(一)專業市場調研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是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因此,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進行廣泛細致的市場調研,包括: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行業發展趨勢、行業人才結構現狀、人才需求狀況、用工來源、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學生擇業興趣及就業去向,預測職業崗位(群)人才需求數量。
石信工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有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專業帶頭人、行業專家、企業兼職教師、專職教師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聯合安博教育集團、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H3C)在河北及周邊地區進行調研,并多次召開專業論證會,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應基于“組網—管網—用網”的思路進行課程體系開發。專業培養主要面向網絡集成、網絡管理、網站開發三類崗位。
(二)職業崗位(群)描述
在基本確定的專業服務面向行業內,按照對接行業、服務行業、提升行業的要求,對專業對應的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進行職業崗位分析。整個分析過程按照從工作職責到工作任務再到職業能力的順序進行,從而得出其專業崗位(群)相應的工作領域與技術領域對工作能力的要求。
(三)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分析
在全面、準確把握本專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的基礎上,為使培養的畢業生能夠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石信工院以職業崗位(群)所需職業能力為框架、以技能訓練為主線、以工作實際任務為起點,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開發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構建課程體系
石信工院以網絡集成、網絡管理、網站開發崗位能力和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從低級到高級的知識和技能進階規律,設置了以“學網”為基礎,以“組網”、“管網”、“用網”三大模塊為核心能力,“模塊化、進階式”課程體系。
高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復雜的系統工程。課程體系建設既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又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擴展性,以適應行業(企業)職業崗位需要,培養社會需要、行業認可、企業能用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