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審計2001.10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問題探討
熊美欣
當前高等學校經濟責任審計已經逐漸形成制度,成為經濟監督管理機制和干部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高等學校在積極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的同時,還存在審計重點不明確,審計方法不得當,審計程序不規范等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高等學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包括兩類對象,一是高等學校的行政領導干部(包括院系領導);二是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的廠長、經理。根據審計對象的不同其審計的內容也有所區別。對高等學校的行政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要以所在單位的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主要內容包括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或財務收支計劃的執行情況;創收、辦班資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況;專項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財產物資的采購。管理和使用情況;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其執行情況等。對校辦產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首先要以所在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為基礎,主要內容包括審計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審查財產物資帳帳、帳實是否相符;債權債務是否清晰無糾紛;損益是否準確,有無潛虧情況。其次審查國有資產的管理、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況;對外投資效益如何,是否經過有關領導的審批;是否依法納稅,有無偷稅漏稅的現象;企業收益的分配是否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是否完成學校下達的經濟目標;財務收支的合規性,與企業經濟活動相關的規章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執行情況如何等。
第一、選好審計組長。要安排有實際工作經驗、政策水平高、業務熟練的人員擔任審計組長,審計組長是審計小組的核心。
第二、要求被審計人員簽署承諾書。經濟責任審計發出《審計通知書》的同時,要求被審計對象簽署承諾書,向審計組承諾對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從制度上制約被審計人提供虛假資料。
第三、召開各種類型座談會。通過座談會發現財務帳面以外的有關信息和線索,充分掌握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使審計工作更細致更深入。
第四、評審內部控制制度及重大決策。審計人員要檢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選擇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審計,幫助被審計單位堵塞漏洞,進行制度建設評價;對重要決策進行審計,包括對外投資、大型設備采購、材料采購等,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個別領導獨斷專行搞人情投資,是否存在重大損失或潛在損失。
第五、劃分兩個界線。一是本任與前任的界線。二是應當劃清審計的內容界線。哪些該審,哪些不該審,哪些資料要收集,哪些要詳細資料,只有這樣才能不走或少走彎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好審計任務。
第六,實施財經法紀審計。審查領導干部本人在任職期間是否遵守財經紀律,是否廉潔自律,其個人收入是否符合有關政策規定,有無利用職權謀取個人私利或非法侵占公有財產、行賄受賄、貪污腐化,有無“小金庫”和帳外資產等問題。
第七、規避審計風險。在審計過程中要嚴格按審計程序辦事,依法審計,把握客觀性、謹慎性、統一性及量化性的原則,特別是對審計事項做出的評價,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積極慎重的態度。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