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是高新技術創新研究、傳播和應用的基地,和諧校園的構建是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前提和基礎。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黨建工作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出發,高度重視和全面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及黨的核心作用的關鍵,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根本。
��二、黨的先進性建設工作對和諧校園構建的意義和作用
1.黨的先進性建設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政治意義
高校作為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和諧校園是校園內人與人、人與環境以及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協調發展的穩定健康的社會環境,它具有依法治校、公平競爭、真誠守信、尊重知識和人才以及各項管理制度健全等特點,也具備高校不斷向國家輸送優秀人才,為重大科研項目研究提供安定團結的氛圍等特征。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我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使命和奮斗目標。
2.黨的先進性建設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培養了高校和諧人才。人是和諧社會的主體。加強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構建和諧校園進一步明確了高校教育育人、德育為先的人才培養根本任務。隨著黨的科教興國思想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建設人才資源強國,充分發揮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作用,越來越成為新時期高校的中心任務和工作重點。所以,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對于培養和諧人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形成了高校和諧文化。和諧文化的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加強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構建和諧校園對于牢固占領高校政治思想文化陣地,培養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倡導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發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營造了高校和諧氛圍。目前,有相當比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兩院院士分布在高校,那里占據著一半以上的國家技術發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加強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是鼓勵高校科研人員開展技術研究、激發創新、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創造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
��三、和諧校園構建中黨的先進性建設工作思路和創新途徑
1.工作思路
思想保證。黨的先進性首先表現在思想理論上,構建和諧校園,應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保持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行為導向的正確性,弘揚民族精神、抵御不良社會思潮、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時,應以科學發展的眼光研究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和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使學生成人與成才、做人與做學問、教師的教書育人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思想保證。
組織保證。黨的基層組織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基礎。構建和諧校園,應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發揮高校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完善高校各級黨組織運行機制,建立健全高校內部的溝通協調平臺,提高執政力和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水平,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重要的組織保證。
力量保證。共產黨員是高校黨組基層工作的骨干,其先進性決定了共產黨員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先鋒模范和引領作用。和諧校園各項建設任務的落實,目標和要求的實現,離不開共產黨員積極的參與和聰明才智的發揮。找準高校構建和諧校園工作的重點、難點,根據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規劃,明確構建和諧校園的目標、形成合力,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案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力量保證。
2.創新途徑
貫徹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高校青年知識分子云集,他們思維活躍、敢于打破傳統觀念,賦有較強的創新精神,構建和諧校園,高校黨建工作應掌握知識分子群體基本特征,圍繞尊重、關心、理解和愛護人才這一主旋律,營造公平、公正、合理的研究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切實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質量,辦實事、辦好事,激發教職員工和學生參與構建和諧校園的熱情和積極性。
發揮黨員的先進性作用。構建和諧校園,應將廣大師生的思想統一到高校的發展大計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導向作用,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廉潔自律、勤政為民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件,和諧校園建設中,廣大黨員應發揮其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模范帶頭作用,不斷夯實黨在基層工作中的基礎,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加強黨員隊伍的建設。共產黨員是構成黨組織有機整體的細胞,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任務。構建和諧校園,應將黨的先進性建設向學科研究組、科研項目組、重點實驗室等延伸和拓展,高度重視在青年教師特別是在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中及時發現優秀人才和發展黨員,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資源。
��四、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只有正確把握二者的辯證關系,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在實施人力資源強國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中,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領導者、組織者,不斷推動和諧校園建設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