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國經濟的市場化與國際化程度已經大大提高,面對著經濟環境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挑戰,會計教育也必然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之后。雖然此次經濟震蕩的“震源”在金融領域,但很快就影響到實體經濟。通過教育如何應對危機,值得人們深思,與金融有著密切關系的高校會計教育改革也就在所難免。
1 高校會計教育能力培養的目標和內容
會計發展到今天,已經由事后反映發展到事前決策,今天的會計人員也由單純的簿記人員轉變為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角色。由于未來的經濟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計事前預測只能依據過去年度的經濟活動狀況和變化趨勢來提供反映今后經濟發展趨勢的信息。會計人員在對會計要素進行確認和計量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對客觀活動的一些不確定性進行估計、判斷和推理,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增強個人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修養來滿足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的要求,以保證計量出的會計數據不脫離實際,會計數據少出現差錯。因此,當前我國高校會計教育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具有堅實的基本知識和專業素質,具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并能掌握學習技能,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會計中介機構及政府機關的、能適應會計發展的高素質的會計專門人才。
為了實現上述提到的高校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在對會計人員進行培養時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1 專業技術能力
能夠“頂班上崗”的會計工作者,首先必須具備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專業技術能力。主要包括會計核算能力、價值管理能力和審計工作能力。其中,會計核算能力具體表現為按一定會計核算程序,通過計算機將核算單位經濟業務在會計憑證和賬簿中進行登記,進而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編制,最終向有關方面提供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的能力;價值管理能力具體表現為營運期前的財務分析能力,財務預算編制能力,長、短期投資和籌資決策能力;營運期中的銷售收入、成本和資產管理能力;營運期末的利潤分配能力;以及對伴隨整個財務活動產生的企業與外部關聯單位的財務關系和企業內部委托代理關系下的財務關系進行協調的能力;審計能力則具體表現為對受托者(目前,許多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分開的,管理者接受委托對企業進行運營)可計量信息證據的收集能力,信息符合既定標準程度的確認、鑒證能力,以及將審計結果向利害關系人的報告能力。
1.2 社會應變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會計專業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難免會與未來工作中的實際情況發生差異。因此,為了提高就業適應性,除了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術能力外,還要求學生具備必要的社會應變能力。主要包括行業差異適應能力、關聯職業溝通能力、會計現代化能力。①由于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不像其他技能性比較強的專業固定在某一行業,他們可能到制造企業、商品流通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各種企事業單位工作,而這些具體的企事業單位都有著各自鮮明的行業特征。因此,行業應變能力就是一種讓學生熟悉不同行業會計核算特征,以提高適應性的能力。②會計只是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職能管理部門,在具體的會計實務中,會計人員不僅會接觸企業內部各種職能部門和生產部門,還會與企業外部金融、稅務、法律、供銷等各種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發生頻繁業務往來。只有不僅具有會計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而且熟悉各種與會計本職工作相關聯職業的知識和量化的溝通能力,才能做好會計工作。③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會計作為最基本的“商業語言”,在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同樣存在實現會計現代化的歷史任務。只有不僅掌握現有會計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洞察我國會計現代化脈搏,跟上現代化發展進程的人,才能勝任未來會計工作。
2 目前我國高校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會計教育事業發展很快。以前,只有財經類院校設置會計學專業,今天的近千所高等院校同時開設會計學專業,不再僅限于財經類院校。同時各高校對會計專業也越來越重視,我國高校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高校對會計人員的培養目標不能適應經濟形勢發展
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有關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提出: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人才。然而,各高校對這一目標的理解有所差異,有的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有的是培養“高級會計師”,還有的是培養“高級管理者”,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
2.2 理論與實踐操作相脫節
會計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各高校本應把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許多企事業單位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之外,沒有地方去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由于高校教學的內容與實際相差較大,以及許多會計專業教師本身就缺少實踐經驗,很多會計專業學生在畢業時甚至都不知道如何編制憑證和登記賬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