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商業模式概念和功能
商業模式是將技術和企業思維轉化為經濟收入的特定行為方式,在市場中存在的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其功能主要是形成核心能力,獲取競爭對手的市場;確定收入方式,從市場中獲得價值;明確企業在價值鏈和價值網中的位置,共同創造價值,達到共贏;明晰企業戰略目標,制訂明確的市場計劃,對客戶價值進行細分;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漸培育持久經營戰略創意;樹立企業獨特的品牌形象,形成持久的企業文化內涵。商業模式實質上是企業的運作方式,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表現。
?。?商業模式階段劃分及對策
2.1 模仿型商業模式
企業在進入行業之初,沒有一個清晰的模式概念,沒有鮮明的特色在產品和服務上爭取顧客,往往都是普通的企業。由于過多依賴同行業的企業,所以容易被同業競爭者模仿,競爭優勢消失,企業缺乏創新的思維。但優點就是企業規模通常很小,容易進入市場和退出市場,資金和成本低,沒有引起行業競爭企業注意,如餐館、理發店等服務行業,差異化程度很低。企業對于社會環境只是初步認識,還沒有樹立企業的品牌意識,商業模式處于探索階段。
企業重點應該引進具有創新思想的經理人或者員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部門職能,尋找市場中的空隙,培育企業的生存能力,尋找市場中存在的發展機遇,形成對市場的觀察能力,為企業持久發展奠定基礎。
?。玻?定位細分型商業模式
該類型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市場,根據不同的商業領域制定不同的產品策略和價格策略。利用較低價格獲得價格敏感的客戶群,針對高端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對市場進行覆蓋,減少市場的疏漏。企業開始構建知識管理庫,利用知識管理的內容,創新成為一種定期行為,得到企業相關資源的支持,但只局限于當前的業務領域,創新和知識管理的水平還很低。
企業應該將創新常態化,并嵌入組織的文化中,形成管理程序,按照部門的劃分,對知識進行歸類。對消費者進行細分,研究消費者的特征,滿足顧客期望,創造顧客體驗價值,需要持續投入資金和技術進行研究,創立一套合理的分析方法。
?。玻?網絡型商業模式
企業進入到快速成長期,網絡式商業模式對外部有選擇地整合資源和能力。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外部的企業聯合開發和創新,將外部的資源和優勢能力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條件,獲得外部的支持,能夠共同承擔企業的風險和成本。網絡型商業模式在對外部資源進行內化時,如果自身能力不強,則不僅沒有實現轉化過程,反而易失去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企業應協調組織內部的職能管理和外部合作的戰略,形成價值創造的網絡關系,減少對手復制的可能性,將知識管理轉化為知識產權,建立知識產權的保護機制,在合作中保持企業發展的獨立性,建立一整套發展運營機制。分析企業未來的發展領域,實現知識產權的跨領域應用,達到企業戰略擴張的目的。
2.4 集成適應型商業模式
隨著市場地位的確定,企業的發展趨于成熟。企業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匹配消費者行為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建立與合作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關系,內部員工能夠將創新的理念融入到具體工作中,自覺總結形成群體性知識,交叉型的組織結構使企業能夠認知市場機會和顧客需求的變化。從外部引進的技術和創意很好地結合企業的發展。這一商業模式的集中領域逐漸向企業和顧客共同發展上轉移,企業的生態系統慢慢形成,知識管理成為推動創新的內在驅動力,企業的發展方向更趨向于聯合和廣泛共享。然而由于新領域風險的存在,企業的經營出現不穩定,商業模式難以預期未來。
應將不斷革新的思想植入企業,將創新體現在生產活動的各個環節,通過職能管理、內部控制和顧客關系管理,將能力與企業商業模式結合起來,樹立企業形象,形成獨特而合理的能力結構體系。在創新合作中,與外部合作伙伴分享技術、金融風險和商業利潤,確定企業的戰略性資源,統籌管理。
除了應該考慮以上4種商業模式以外,企業還應該不斷總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起完善的組織結構體系,重點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問題、企業技術利用和創新問題、企業內部職能設計問題、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等,修正企業運作模式。
?。?結 語
商業模式階段劃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建立企業的核心能力,在網絡開放的環境下對人員創新和企業外部創新提出注意的要點。商業模式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經歷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即由不確定、穩定到適應環境的歷程。企業應該結合商業模式發展階段的特點,建立新環境下的運行體系,著力從人、財、物、信息的角度,創新性地實現各構成元素的有機組合,實現企業效用和顧客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