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種客觀性的存在,財務風險存在于水利基建項目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我們要通過財務管理實踐對各種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與控制,就必須對財務風險進行充分卻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因此,本文首先對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的財務風險進行簡單介紹,結合對財務風險的理解,以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為落腳點,重點探討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1 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
所謂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主要是指水利基礎建設項目在推進的過程中,資金的運動因某一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一定的可行性損失,其主要表現為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成本的提升以及國有資產的流失這兩個方面。
可以說財務風險是一項相對重要的財務性概念,其所具備的負面效應自不必多說,但同時,財務風險也具備一定的正面效益。盡管這種正面效益與負面相應一樣,都是一種不確定性的機會。因此,對水利基建項目而言,風險的處處存在和時時相伴決定了風險與機會的并存性,因此,要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手段和途徑對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并準確地獲取與把握風險所帶來的機會,這對保障水利基建項目的資金安全、實現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都有著相對積極的現實意義。
那么,結合現有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建設環境來看,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應通過以下具體的管理策略來對客觀存在的各種財務風險加以防范和控制。
2 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結合對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基本認識與了解,在全面考慮現有政策環境、經濟環境以及項目部門財務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防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2.1 加強投資決策管理
加強對投資決策的有效管理,①要保證預算管理的權威性、科學性與強制性,尤其是部分政府投資的水利基建項目,應當在對相關法律及法規進行必要完善的基礎上,對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及其職責權限等作出相應規定;②應采用項目庫管理的方式,把工程的立項管理、預算審批管理以及投資規劃管理等上升到法規化管理的軌道上,完善投資體系、并對投資渠道進行積極的拓展,在結合地方財力的條件下落實投資決策;③要建立起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并采用項目單位、政府部門以及國家相結合的三級決策機制來對投資決策進行必要的監督、管理和控制,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與公正性,在避免盲目投資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投資決策的風險。
2.2 在風險意識的指導下完善風險防范機制
要對風險防范機制進行完善,財會人員需要對我國相關財政政策進行透徹的了解,掌握好財務管理及風險防范的基本規程,結合水利基建的主要程序來找到相應的風險控制點與切入點,構建全面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以及風險預警系統,并制訂出與項目實際狀況相適應的風險規避方案,以事先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饋相結合的方式來構建風險防范的機制與屏障。
2.3 制定系統、完善且可行的制度體系
系統、完善且可行的制度體系對于防范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有著相對重要的指導性作用。而要完成該體系的構建,則需要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
(1)要采用科學化與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強化財務管理的規劃性與前瞻性,并通過對投資決策、籌資決策、預算管理以及財務預測等基礎性工作的規范,來保障建設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合法性與高效性;
(2)在對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深化的同時,要對財務管理工作,對機構、人員、制度以及具體的結算與決算方式等進行統一和規范;
(3)對于重點的水利基建項目,則應采用專人、專賬和專戶管理的方式,利用集中支付制度與保障制度來進行財務的封閉運行;
(4)要積極推行項目單位審核、主管部門審核以及財政部門審批的三級審核管理體制,形成一體化的制約與監督機制,全方位地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以便于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4 綜合利用財務的預測及彈性控制
財務預測及彈性控制的利用是基于對項目推進過程中各種變量因素影響作用的考慮。要避免因各種變量因素而造成財務風險的發生,項目推進過程中,財會人員應當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性考慮,避免預算外狀況發生時,財務管理工作處于被動的狀態;同時,不同的項目單位需要根據不同要素的變化程度,來對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部分進行彈性預算管理,以便于保持相對的靈活,為可能發生的狀況留有一定的余地,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2.5 強化財務監督職能,并通過保障措施進行推進
一般情況下,水利基建項目從投資到最終竣工交付投入使用,大致要經過項目規劃、報建、設計及預算、投招標、施工、工程結算以及竣工審計等環節,而每一個環節的處理出現問題都將引發財務風險的發生,甚至對整個項目的成敗形成一定影響。所以,財務管理工作必須不斷對財務的監督職能進行強化,對可能引發風險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重點關注,并利用全過程監督和控制的方式,盡可能消除財務管理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性問題。
3 結 論
總體而言,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是目前我國水利基建項目財務管理甚至是項目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相關建設單位以及有關單位必須對財務風險防范的問題加以重視,在嚴格遵守現行財務法規的基礎上提升風險意識,并通過必要的防范策略對各種風險性因素進行控制,將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進而為水利基建項目社會效益、生態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