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不健全,沒有統一的管理體系,存在著多頭管理,這種各管一塊的模式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另外,固定資產的購置制度不健全,缺乏購建計劃,隨意性較強,導致重復購置嚴重,形成浪費;報廢制度也不健全,有的儀器設備雖已報廢卻仍掛在賬上,還有一些已經辦理了報廢手續的設備卻因各種原因仍存放在使用部門,導致賬實不符。相關制度的缺失和這些疏于管理的現象使學校的固定資產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從而導致固定資產的浪費、毀損和流失。
1.2 會計核算不合理
現行的高校會計制度是按照“收付實現制”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會出現資產管理部門根據驗收單,登記了實物明細賬;而財務部門由于資金困難,拖延付款,按照要求不能做賬務處理,造成會計賬與資產實物賬不相符。“收付實現制”不要求計提折舊,而是在購入時作為一次性支出,同時增加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在使用期間,其賬面價值不變,報廢時一次性進行沖減。實際上,隨著固定資產的使用,其價值逐步轉移到成本中,是逐漸減少的。現行的核算制度不符合價值的運動規律,造成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不能體現其實際價值。
1.3 日常管理和定期盤點工作不到位
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目標是要求賬實相符,這就要求定期對固定資產的實物數量進行盤點、核對,但是高校由于人員的配置、部門之間的分工以及審計壓力小等原因,不能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定期盤點,在固定資產報廢、調撥、轉讓時,不按規定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履行審批手續,存在隨意出售、轉讓、核銷現象。對固定資產缺乏定期的清查盤點,疏于日常管理,造成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難以及時發現,進而造成處理問題的時間滯后。
1.4 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人員素質不合格
目前,許多高校缺乏專門的、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管理人員大多業務能力有限,總體素質不高,他們對財產物資管理知識掌握不多,工作能力不強;有的管理人員雖然學歷層次較高,但一般都是從其他崗位轉過來,沒有經過嚴格培訓,甚至缺乏基本的專業知識,所學專業和資產管理聯系不大;還有些高校的人事部門不考慮資產管理工作的連貫性和特殊性,隨意調配資產管理人員,工作交接又不及時,對學校固定資產的管理產生很大的影響。
1.5 固定資產統一配置不合理
長期以來,高校的固定資產缺少整合機制,各部門之間缺乏合理流動和調配,難以實現全校范圍內共享,一些部門寧可讓資產閑置,也不允許其他部門使用。還有的部分高校固定資產購置無長期規劃,往往為應急而購置,之后長期閑置不用,這種現象在教學評估期間尤為突出,為了使評估項目達標,倉促盲目購進一些教學科研設備,在評估結束后,這些儀器設備長期處于閑置狀態,致使固定資產的無形損失加大,形成隱性的國有資產流失。
2 優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2.1 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
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必須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機制,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促進管理目標的實現。建立資產管理責任機制,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職責范圍,將責任落實到人,定期考核履行情況,同時加大外部監督的力度,切實加強對購置、調撥、報廢各環節的監督,把固定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作為經常性監督的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防止資產流失。固定資產的購置應堅決執行集中采購制度,節約使用國家資金;報廢、調撥、轉讓,堅持按規定申報、審批,對發生違法、違紀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2.2 改革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處理方法
首先,根據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實際需要,明確固定資產核算科目,完善資產核算制度,適當提高界定的標準,對于符合條件的,應納入固定資產核算。其次,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體系,學校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應分別設置固定資產總分類賬、明細賬和固定資產卡片,對其所占有的國有資產進行如實登記,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最后,可參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按年限法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這樣,既能真實反映高校的固定資產凈值,也有利于進行成本核算,正確反映高校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和辦學成本。
2.3 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及處置工作
固定資產管理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高校應該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和處置工作,每年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清查,全面掌握學校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建立切實可行的盤點、處置機制。在盤點過程中,要做到全面徹底地盤點固定資產的數量和賬務,對發現的賬實不符、盤盈盤虧的情況及時處理,查清固定資產的來源和去向,并編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表,向上級報告后,由財務部門進行賬務處理,資產部門相應調整固定資產卡片和登記簿,做到賬實相符。另外,對于閑置的固定資產,要實現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校內統一調劑分配使用,或者運用競價出售、公開拍賣等方式回收資金,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2.4 加強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固定資產的管理是一項政策性、業務性很強的工作,應高度重視管理隊伍的建設,增加人員配置,選派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人員來擔任資產管理工作,日常要對管理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優化管理隊伍,增強其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要對資產管理人員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待遇和工作環境,鼓勵他們安心從事工作。同時,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要力求穩定,不要隨意調整管理人員的崗位,或是安排非專業的人員到管理崗位上,以保持這項工作的連貫性和專業性,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
2.5 建立固定資產網絡化管理系統,實現資源共享
利用校園網構建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固定資產網絡化管理體系,使各類數據資源實現共享,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事后監督為事前審查和實時監控,實現財務部門和資產部門數據的對接,便于不同系統間資產的統計核對,保證核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逐步達到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使固定資產從購建、使用直至報廢都處于制度的嚴密監督和管理之下,提高資產管理部門的數據管理能力和運用效率,使高校的資產配置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從而實現各部門間固定資產的資源共享、調劑余缺直至優化配置。
總之,完善資產管理體制,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建設創新型、節約型的高等院校。為此,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提高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水平,不斷提高綜合辦學條件和教學科研實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