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 言
圖書館作為傳統的信息傳輸媒介,在信息化發展日益普及的今天依然是知識傳播的重要搖籃。但是在信息急速膨脹的今天,圖書館管理業務遇到了新的境況和機遇。現今,圖書館管理的對象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紙質圖書,還包括以計算機存儲和網絡為載體的新型媒介,甚至包括由此產生的版權費用和相關拓展費用。當今圖書館運行費用大多來自政府財政補助和公益機構投資,但是這些費用并不能完全滿足圖書館發展的需要。在我國圖書館工作運行過程中,會計核算是展開館內其他業務的財務基礎,保證圖書館各項活動有序運行的重要制度條件。因此,本文將從圖書館會計核算的現狀和其改革方向展開研究討論。
2 圖書館會計核算的現狀分析
2.1 圖書館會計集中核算缺乏有效監督
集中核算,屬于一級會計核算,是將所有業務發生的會計工作都集中在會計部門進行核算,各部門定期遞交工作發生的票據給會計部門,再由會計部門填寫相應的記賬憑證和編制相關的財務報表。這樣集中核算使得各部門的會計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監督,原始憑證的真實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響。
2.2 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之間的聯系有待提高
圖書館在中國向來是受到國家政府部分的關鍵扶持,且其固定資產采購在當期也被作為當期的費用進行列支。但是由于圖書館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其固定資產無需計提折舊費用,而固定資產在圖書館運營過程中占據了極大的比例。除此,往往圖書館的固定資產管理會流于形式,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會計部門將記賬、算賬等工作進行集中,而財產物資等需要反映的客觀經濟事物仍分散,會計部門很難對各部門的實有資產進行有效監控。
2.3 收入費用確認狀況不夠完善
在我國現有的會計體系指引下,圖書館等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會計記賬工作采取的仍舊是收付實現制,即現金收支行為在其發生的期間全部記作收入和費用,而不考慮與現金收支行為相聯系的經濟業務實質上是否發生。這樣一來,編制的會計報表就會過于簡單,反映的內容不夠全面。并且由于公共圖書館的許多工作是跨年度的,圖書館相關支出經常在下一年度才發生,年度間缺乏收入和支出的配比,掩蓋了圖書館各個時期財務收支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對費用支出的確認也不能及時反映圖書館的期間運營成本和運行績效。
2.4 圖書館財務狀況的分析不夠明晰
圖書館會計報表系統由于其所反映的財務內容和財務信息不夠全面,使得其所反映出來的綜合財務狀況不夠明晰準確,同時圖書館財務報告缺乏一個公共披露制度的有力支持,這就導致了一些與圖書館協作的相關機構無法獲取相應的信息,不利于圖書館的現代化運行的需求。
3 圖書館會計核算的改革優化方向
3.1 統一會計核算信息,實現分賬套核算
現代化會計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圖書館的會計核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充分利用現代化會計信息技術系統的優勢條件,可以對圖書館會計核算實現集中化的管理,統一會計信息系統和應用軟件系統,從而在會計核算管理層面提供及時、高效統一的財務數據等方面的相關信息。其次,應該考慮到在選擇會計信息化軟件的同時要滿足二級核算、分部門管理在各個方面的需求,因此可以根據圖書館二級管理的需求建立子賬套功能系統,從而實現細化賬務的設置和處理,并由圖書館各個子賬套匯總自動生成整個會計報表,從而實現子賬套自動合并生成對應、完整、準確的圖書館總體會計信息。
3.2 穩步推行權責發生制在圖書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
現有的收付實現制,使得圖書館會計無法對越來越復雜的業務活動進行正確合理的處理,引發不同年度間收支規模的變動,隨著會計制度環境的改善,圖書館應區分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對于需要轉換會計記賬才能處理的業務,如跨期收支業務,可以在相應科目中推行權責發生制,而對于那些受跨期間影響較小的業務科目,可暫緩或推遲執行,逐步推行權責發生制在圖書館會計業務中的應用。
3.3 推行圖書館獨立預算管理
圖書館會計核算可以為圖書館制定長期的戰略計劃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而圖書館會計核算中的預算管理則在整個戰略決策的制定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配合圖書館集中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可以對其預算項目實行統一的管理和策劃,除利用財政要求的預算管理軟件外,另行制定更加細化的預算管理統一標準,以此來提高圖書館會計核算方面的宏觀調控能力,最后對預算管理進行統一的考核評價,努力推行圖書館在預算管理方面的獨立運行,從而在預算管理方面做好圖書館會計集中核算的輔助準備。
3.4 對圖書館的固定資產實現分部門建賬管理
結合圖書館會計核算集中管理的要求,可以對圖書館的固定資產實現分部門建賬管理,強化圖書館固定資產的管理職能,并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首先可以將圖書館固定資產的管理機構與圖書館的財務機制聯系起來,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管理;其次按照財政部門關于辦公設備的配置標準,統籌各部門的固定資產,并在圖書館內部實現固定資產的內部協調統一管理,同時對圖書館固定資產實現分部門建賬管理,從而達到“統一管理和分工負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