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 言
筆者工作單位屬于油田企業一線單位,近幾年在大規模、有計劃地進行數字化油田建設和應用,目前已經粗具規模,應用各項新技術40余項,建設成數字化場站和數字化井場。井場數字化主要以生產控制為主,通過視頻智能分析、自動投球、功圖計量、遠程操作等電子巡井技術的應用,實現無人值守;站場數字化主要以保障安全為主,突出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自動監控,實現管理智能化、輸油自動化、巡線精確化、報表電子化;以生產管理、智能分析為主建立了廠(處)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但是由于數字化管理是一場管理變革,新技術推廣應用,受到多方因素制約,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為此,筆者根據近幾年現場跟蹤分析研究,提出應對措施以提高數字化應用水平。
2 幾項技術應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2.1 油井功圖計產系統應用分析
先進的油井工況采集、診斷、計產系統應用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慣性思維還沒有轉變,我們的應用思路和方向不對,對油井功圖系統理解不夠深入,就知道層層傳遞報表,層層按照規定格式重復填寫報表,而且是對報表層層加工。
層層報送報表,增加了崗位員工的勞動強度,技術人員也養成了等報表、看報表的習慣,沒有真正把技術人員的作用發揮出來。油井系統功圖的作用就是進行工況分析、數據對比,根據系統采集、生成分析結果,研究如何應用,如何采取措施解決油水井生產問題。兩級機關的技術人員要帶頭去學去用,創新應用思路和途徑,借助共享的平臺數據,盡量減少讓崗位員工填寫各種報表和報送各種資料,因為這些數據平臺上都有,在應用上方式要靈活。例如功圖計產,假如某天由于設備、網絡、操作等因素影響功圖采集數量,但是不要因為數量不夠,就說不能計產,實際上換個思維方式考慮一下,我們可以參照以前的數據,來修正一下當時的計產數據,因為功圖整體情況與前幾天沒有大的變化,不要盯著數據分析數據,不要用老思維看待新事物。功圖計產系統的穩定性、準確性在長時間內肯定比手工方式更高,它消除了人為干預因素,經過現場對功圖驗證,采集的工況數據還是非常準確的,這就要求我們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換個角度、換個方式去應用。1~2小時,甚至幾十分鐘測的功圖,能比10分鐘采集功圖準確?退一步,1小時采集1張,每天24小時采集24張,疊加對比由系統自動完成,工況分析由系統自動生成,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2.2 視頻監控系統應用分析
(1) 目前應用率最高的是視頻監控,但其實際應用不令人滿意,存在等、靠思想,空開跳閘、人為掉線等因素造成視頻監控中斷,站上員工等作業區、作業區等處部來解決,員工抱怨視頻監控不可靠,他們稱“視頻監控”又不能抓偷油賊。看來大家對新型勞動組織結構,對數字化技術沒有正確掌握,以數字化為依托的新型勞動模式就是把看井場員工集中起來,提高生活質量,不用孤獨地獨守井場,一個人看守井場遇見偷油的你能制止得了嗎?他們可能為了利益,對看井員工采取暴力手段,對人身造成傷害。有了視頻監控,我們可以幾個人集體出動相互照應,完全杜絕偷油在如今社會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可以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減少肆無忌憚的偷搶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事故。
(2) 平常對井上設施實施監控,井場修井、試井等作業過程,我們同樣可以進行監控,進行安全風險提示,防止違章作業,確保井場正常作業的安全。
(3) 視頻監控可以24小時不間斷對井場抽油機運轉情況進行監控,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生產安全。
所以我們員工要加強日常巡護保養,一般故障及時處理,作業區不能等靠處部解決,要按照維護方案要求,按程序辦事,盡快組織解決問題。
2.3 站控巡檢系統應用分析
首先說一下數據應用。大家可能說的最多的,也就是抵觸應用的重要原因就是“數據誤差”的事情。其他數據誤差,在數字化條件下產生比較多,大家查原因、找借口最多也是它。但是,筆者認為這是對數字理解不深,應用不想動腦子思考,就是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思想和態度。數字化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想和管理理念,它的應用要結合方方面面,不能狹隘理解這個事物,如我們要認識到“無人值守”不等于“無人監控”。
信息技術可以把人的想法轉化成現實,減輕人的工作強度,但不管發展到什么程度,再先進,再智能,還需要人的參與。數字化應用,雖然能代替我們做許多工作,但不能完全替代人。
3 認識與對策
3.1 改變對數據誤差的認識
不要把“誤差”看得太絕對,筆者認為誤差正好可以促使大家多分析、多思考,啟發大家采用其他方式消除誤差,通過多個途徑應用,驗證儀表數據,使數字化應用更深入,因為誤差來源與我們的工作環境(壓溫變化、天氣、電源、地質條件、生產參數變化等)和人員素質(知識、技術等)有關,通過技術改進,誤差會逐步減少,抗干擾能力會逐步提高。
3.2 轉變觀念,創新應用方式
各作業區、相關科室繼續加強數字化設備日常管理、保養及維護工作,作業區生產、技術管理人員要求帶頭學習數字化、應用數字化,進一步調動技術組采油崗、井筒崗等人員積極性,每天及時應用和分析數字化平臺數據,挖掘應用潛力。
3.3 強化管理,做好數據更新
作業區要建立好數字化設備臺賬,加強對所屬各站點的管理,嚴禁在未經過處相關部門允許的情況下,拆除已安裝的數字化設備;加強數字化設備巡檢及維護力度,尤其對常用設備和儀器、儀表加強巡檢,進一步確保相關數據及時傳輸至站控系統;加強日常各站點站控系統報警管理工作,按照實際生產所需對各場站高低限報警值及時更新;禁止各場站員工違反規定使用站控機,禁止在站控機、視頻監控機使用外來移動存儲設備,禁止關閉站控機及網絡版客戶端計產軟件;對于停電、臨時斷電等原因造成的數字化設備停止運行情況,作業區應及時進行排查恢復,確保數據采集、傳輸正常。
3.4 加強培訓,提高應用能力
以處部編寫的《油田數字化技術應用操作指南》為培訓教材,開展崗位員工和數字化管理崗人員數字化操作技能培訓,生產、技術領導要帶頭學習,調動技術組采油崗、井筒崗等人員積極性,每天及時應用和分析功圖,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字化管理崗及相關技術人員每天對本區塊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功圖數據進行查看及數據上傳維護,及時更新油井動態數據,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信息中心和生產技術科主管功圖計產技術人員。
3.5 落實制度,按工作流程辦事
嚴格執行處部下發的《數字化管理應用維護方案》,出現問題,作業區數字化管理人員,尤其是站點管理人員必須及時到現場進行診斷和處理,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信息中心或者其他業務科室,由業務部門根據情況,組織解決。杜絕等、靠思想和謊報問題現象發生,對不按照維護制度執行的單位和部門進行通報,全力保障數字化系統正常運行。
3.6 不斷改進,強化應用質量
通過現場不斷應用,發現應用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析研究,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此外,完善或者改進現場某些設備性能,創新使用方式,聯動使用相關采集數據,開創數字化應用新途徑。例如把油井功圖變化與自動加藥系統關聯起來,實施更準確、更及時的動態加藥調整。把工況診斷與日常措施作業效果分析有機結合,突出油井動態變化的時效性,確保故障井及時上修,上修完井后效果能及時動態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