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行業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企業和個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場約束具有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增強全社會誠實守信意識。”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從黨中央的精神來看,在我國目前階段,信用建設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按照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建設部《關于加快推進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為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吉林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吉林省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2009年初開始部署相關工作,并出臺《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于2010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平臺系統運行良好。
1 建設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的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決策指導下,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然而,由于建筑市場的發育尚不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未完全理順,市場各方主體的信用意識淡薄,信用體系建設滯后,致使建筑市場仍存在著不少問題。為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必須實行標本兼治。一方面,要從深層次上分析造成建筑市場秩序混亂的原因,從法制、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研究根治的辦法,從根本上健全和完善各項市場機制,完善建筑市場法律法規,強化和改進市場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失信必懲的市場氛圍。
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是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3) 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是規范市場秩序和行為的自律機制。
(4) 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2 建設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建設的指導思想是:要“服務一個體系”,即建筑業誠信體系的建設;“搭建一個平臺”,即一個“開放式的網絡平臺,實現信息的網絡發布,最終實現信息發布的省市縣三級上下貫通;“建立一個基礎”,在系統建設初期要注重各類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工作;“明確一個導向”,在全行業要形成誠信激勵、失信懲戒的政策導向。
在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建設的過程中,要遵循“總體布局、頂層設計、分步實施、先易后難、急用先行”的基本原則。實現4個基本“支撐”功能,即“支撐”政府及企業管理者掌握企業實際的運營狀態,“支撐”業務運行的管理,“支撐”統計分析,“支撐”決策;實現監管方式的4個“轉變”,即實現監督手段的“轉變”,實現系統數據采集方式由“人工填報方式”到“系統自動采集方式”的“轉變”,實現突發事件的解決方式由“事后解決”向“事中解決”的“轉變”,通過現場質量布控實現決策方式的“轉變”。
3 建設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的工作任務
3.1 工作目標
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建設的工作目標是:以建筑業企業數據庫、執業人員數據庫、工程項目數據庫和信用數據庫建設為基礎,建立省、市、縣三級聯網管理、信息共享的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做到全省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全覆蓋,實現建筑市場監管功能、企業與人員信用管理功能、監管信息與公共信息查詢功能、信息數據的統計分析功能,形成行政監管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3.2 工作步驟
(1) 確定系統建設合作單位。
(2) 針對擬定系統組織技術論證,確定各系統建設內容及建設方式。
(3) 結合吉林省建筑業市場實際,并考慮與各相關部門進行數據交換,對相關系統提出需求分析報告,確定系統數據標準,理清各系統間數據的對應關系和調用關系。
(4) 需求匯總后,編制需求說明書,經相關單位人員確認后,編制詳細的設計方案,并分期分批進行系統的開發或修改。調試合格后,編制各系統的使用手冊。
(5) 通過數據核對平臺集中錄入數據。數據審定后,系統進行數據更新,從而建立完善、準確、更新及時的基礎數據庫,全省建設主管部門共享。
(6) 不斷完善系統建設,條件具備時實現與其他行業監管系統平臺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4 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介紹
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由建筑業企業與人員管理系統、建造師注冊管理系統、建設工程項目監督管理系統等13個子系統組成(參見圖1和圖2)。
該平臺以建筑業企業數據庫、執業人員數據庫、工程項目數據庫和信用數據庫建設為基礎;集電子政務管理功能、建筑市場監管功能、企業與人員信用管理功能、監管信息發布與公共信息查詢功能、信息數據的統計分析功能于一體;是一個做到全省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全覆蓋,實現省、市、縣三級聯網信息共享的開放式網絡平臺。
該平臺的開發技術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作流中間件平臺”為基礎,開發過程中應用了支持ANSI-92標準SQL語法的Hypersonic SQL關系型數據庫,采用了Spring分層架構及Struts(MVC設計模型的可集成框架),并應用Hibernate開放源代碼的對象關系映射框架對JDBC進行了非常輕量級的對象封裝。
該平臺的特點為:“動態監管”,即通過監管平臺,可以查詢業務辦理的情況,如時間、責任人、審批結果等;“信息安全”,即登錄通過的加密鎖,可以防止非用戶惡意操作;“及時性”,即各個業務部門都能通過系統得到工程項目、企業和人員的最新情況,實現了動態的及時的管理;“證書防偽”,即系統編碼采用二維條形碼編碼技術;“電子化”,即所有的業務數據電子化后,便于對建筑市場數據的保管、統計、檢索、查詢。同時該系統平臺也實現了數據的“關聯性”,即將企業、人員和工程項目的所有信息關聯起來,實現完整的互查,企業、人員和項目不再是孤立的數據;“共享性”,即建立起統一的數據標準,不僅在各個業務子系統共享,還可以實現與其他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唯一性”,即通過數據整合,只保留唯一經過審核的數據,這樣在整個建筑市場的所有應用系統里只有唯一準確的數據。
吉林省建筑市場誠信管理平臺建設工作雖然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今后要遇到的問題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索,把握規律,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進一步推動信息化行業監管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