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

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躍式發展,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嚴重影響著中國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而這一切與我國對資源的無償耗費和對污染防治的不加計量、不加披露有關。而傳統的財務會計難以披露與環境有關的會計信息,已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已成為必然。
  [關鍵詞] 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3. 002
  [中圖分類號] F23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3- 0003- 03
  近年來隨著全球保護環境熱潮的興起,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已成為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環境會計應運而生,且有著存在和發展的無限生命力。目前我國環境會計正處于起步階段,當前的環境信息披露體系尚不完善,存在著許多問題,無法滿足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公眾要求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意識不斷增強。
  1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涵
  環境會計是指把與經濟活動有關的環境與自然資源問題納入經濟核算體系,以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為依據,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給社會資源帶來的效益和損失進行計量、報告與控制,以期達到改善社會資源環境,提高社會總體效益的雙贏效果。環境會計信息是指關于企業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與消除、環境資源利用以及與環境有關的其他財務信息,不包括企業的非財務環境會計信息。在環境會計領域,首先進入實務的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即披露企業各種活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信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環境會計工作的最終成果,也是環境會計核算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國家在進一步修訂會計法,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環境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明確規定企業應當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而企業采用一定方式,向環境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環境會計信息的會計行為。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揭示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和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是治理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
  2 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近年來,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還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定型的實踐模式。同時,由于環境會計方法體系的多元化,核算對象的復雜化,使得需要用貨幣計量、披露的環境資產與負債、環境成本與收益等信息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導致當前環境會計缺乏與實務相結合的理論支點,其結果是環境會計實務沒有相應的理論指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出現盲點,所以無法評估公司的環境績效以及公司的環境活動對財務成果的影響,這樣造成大多數企業逃避社會責任。
  雖然我國很重視環境保護,相繼發布了一系列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同時還制定了戰略方針和許多行動計劃,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業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核算與披露。但是,這些法律、法規的覆蓋面不全、內容不完整,各項實施細則有待明確。特別是在可操作性方面有待加強,急需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發布具體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
  (1)當前的環境會計實務缺乏理論指導。會計理論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會計實務的進行。我國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近年來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還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定型的實踐模式。由于環境會計是環境科學與會計交叉滲透形成的應用學科,核算對象復雜,方法體系多元化,計量環節難以突破,使得當前環境會計缺乏與實務相結合的理論體系,導致環境會計實務沒有相應的理論指導,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中,還沒有建立與環保成本相配套的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
  (2)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施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在環境會計研究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最早進入實務領域的,但發展至今仍沒有可共同接受的專業標準。所以盡管我國一些企業已經意識到環境會計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環境信息的動機,但遺憾的是環境會計的研究還停留在理論研究初級階段,還未形成具備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還不能滿足實務工作的要求。目前,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另外,企業出于競爭的壓力,很可能只會披露一些取得較好環境績效的信息,而對企業自身不利的信息則只字不提。如此,環境會計信息使用者就難以獲得真實的環境會計信息,難以對企業環境信息進行對比分析,也就無法對企業的環境績效進行全面的評價,影響其決策。
  (3)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施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目前,我國只頒布了一些與環境要素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體系,涉及環境因素的會計法規幾乎是一片空白,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此外,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要求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使企業不會在主動犧牲自身經濟利益的前提下去實現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為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制度的強制性要求,大多數企業選擇低調處理環境會計信息,以減少環境信息披露對企業的負面影響。
  (4)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欠統一。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繁雜,既有將獨立的環境年報公布在公司網站上的,也有將環境信息隱晦地包含在其他會計報告中的。據調查顯示,企業目前環境事項的披露方式主要有5種:年度報告;內部工作會議記錄;單獨報告;包含于會計報表附注;包含于董事長報告。而披露方式沒有哪一種占絕對優勢,表現出較為復雜的局面。
  (5)對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監督不力。企業作為一個理性經濟主體,對有利于經濟組織利益的行為,通常會采取及時披露會計信息的方法;而對不利于經濟組織和管理層的信息,通常會采取不披露或延遲披露的措施。而我國現階段對會計信息的監督體系尚存在漏洞,這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制度的效率。監管失效既有監管制度目標事實上的錯位、監管所需的配套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原因,又有監管部門的處罰力度不夠等原因。



  3 完善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與建議
  (1)制定和完善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準則。會計準則是會計工作的準繩,因此制定環境會計和信息披露準則,對于規范和推廣環境會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立法機關和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在現有環境和會計的法律法規基礎上,制定健全的環境會計準則和制度,以及更為具體和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準則,使環境會計有法可依,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章可循。可以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有效地防止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短期行為。會計制度應逐步對環境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作出具體規定,使環境會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會計人員掌握。
  (2)加強對環境會計披露信息的全方位監督。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往往存在不會全面、如實披露對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可能性,而社會公眾要求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因此,應加強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包括行政管理、專項環境審計、民眾監督等,從而從全方位促使企業加強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工作。
  (3)環境會計報告應采取主表加附表的模式。環境會計信息對政府、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大眾等利益相關者的決策有很大的影響,但目前而言,國際上尚沒有統一的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為了滿足環境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環境信息的披露要盡可能翔實和有用。會計信息的載體是會計報告,因此會計報告應增加相應的內容,并采取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相結合的形式。定性披露主要揭示企業那些難以量化的環境事項和企業的環境績效,可以采用相應報表的附注形式,也可明確地形成獨立的報告。而定量披露主要報告有關企業環境資產、環境費用、環境負債和環境效益的數量(金額)變動情況,通過編制環境會計報告披露企業環境資料。根據我國會計實務中的實際情況,可在原有的財務報表中增加有關環境會計的資料,比如增加“環境會計資產負債表”,用來揭示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狀況;“環境會計利潤表”,用來揭示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收益;“環境會計成本表”,用來揭示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支出的各項社會成本和費用。另外,還可以通過環境會計報表附注的形式揭示企業的環保措施對企業目前以及未來的現實影響和或有影響等內容。
  (4)加強環境會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目前的環境會計實務缺乏相應的理論作指導,從而導致環境會計實務操作的盲從性,因此要加強環境會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重點要進行環境會計核算要素的確認,難點在于核算對象確認后的正確和合理計量。會計理論界應對環境會計這門新學科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力求解決諸如計量、成本確認等基本理論問題,突破環境會計計量上的障礙,選擇合理的記錄標準,采取正確的計量方法仍然是今后環境會計理論研究的重中之重。另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環境會計核算的報告體系,在財務報告中充分披露環境信息,規范具體的披露事項,限定披露形式,嚴格披露程度,以滿足相關的環境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突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的障礙。
  (5)加強培養從事環境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首先,應該提高企業會計人員和內部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了解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必然聯系,使其對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次,可以通過組織專業培訓,對會計人員進行環境、生態、工業、可持續發展等跨學科領域的綜合培訓,提高其實務能力;再次,建議在大中專院校增設環境會計和環境審計等相關課程。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