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結構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它是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原理的重要先修課程,也是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基礎課程。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在授課時既要注重理論知識,又要鍛煉實踐能力。而獨立學院的自身特點決定了理論性課程的教學難度較大。本文主要針對獨立學院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案,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1 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數據結構課程是以C語言或C++語言為先修課程的,所以對這兩種編程語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在編程語言的學習中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問題,會使學生很快對本門課程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效果。尤其是獨立學院的學生,對C語言或C++語言課程的熟練掌握有一定困難,再加上數據結構課程本身的理論性較強、較抽象,很多學生在授課的前半程就放棄了學習。
?。?) 數據結構課程本身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尤其是對各種不同數據結構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的理解、算法思想的理解以及算法的上機實踐,都讓很多學生覺得很難一下接受。學生在學習時不能很好地建立知識結構,導致學了新知識就忘了舊知識,不能形成知識體系。
2 針對獨立學院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2.1 選用適當教材
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本課程選用的教材中所講授的程序和算法難易程度適當,學生容易接受,比較適合64學時的教學要求,同時本套教材還配備了完整的實驗指導書,方便教師授課和同學學習。
2.2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據結構教學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兼顧的特點。因此在授課中,不能急于介紹理論,而要適當強調實踐。應改變以往教師強行灌輸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的互動學習環節,通過提問、列舉學生比較熟悉的案例、小組討論等互動環節,讓學生主動發現數據結構在實際中的應用,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好這門課的愿望,同時鍛煉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鞏固先修課程,彌補學生C語言(C++語言)的不足
C語言(C++語言)程序設計是數據結構的先修課程,學生對C語言(C++語言)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效果。C語言(C++語言)是計算機編程語言的基礎,但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不能做到運用自如。而且C語言中指針、函數、數組等都是難點,如果上課時直接要求學生用C語言(C++語言)描述數據結構中的線性結構、樹形結構和圖結構,會很快打消他們的積極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授課時,利用前幾次課的時間來復習C語言(C++語言)的相關知識,例如數組、指針、結構體等。在復習中要重點講解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點,不必大篇幅地詳細講解。這樣既可以鞏固程序設計相關的知識,又減輕了學生對數據結構課程中實踐環節的心理負擔,培養了學習興趣,為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打好基礎。
2.4 教學內容的歸納總結
數據結構這門課程不但理論性很強,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與“學”方面都存在困難,作為教師首先應對概念、理論、算法思想和算法實現的相關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總結,把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能夠將前后內容聯系起來分析,尋找共性的、有規律的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例如在數據結構中每種數據結構(線性表、鏈表、棧、隊列、樹、圖)都會涉及到它的邏輯結構、物理結構和算法實現。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用這三方面內容作為主線貫穿全書,每講到一種新的數據結構時都可以拿出這條主線,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會覺得知識有系統性。
2.5 多種教學手段配合使用
現代的教學多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它可以幫助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傳授最多的知識,并且可以通過動畫來形象的描述數據結構的動態變化,避免了單純語言描述的抽象性和板書靜態性的缺點。但是作為教師,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在相關算法的講解過程中不能忽略了板書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要現代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同時配合互動式教學環節,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
2.6 強化實踐教學
為使學生真正學好數據結構, 除了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外, 還要讓學生多動手,多上機,多實踐。實踐的首要環節是要多做習題, 能聽懂但不動筆是不行的,學生不僅要做習題,而且要求交作業,教師通過對作業進行批改, 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歸納、講解。講評時要著重講解題思路,強調解題的注意事項,并再讓同學做相同的類型題,做到舉一反三。其次就是上機實驗。上機實驗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據結構和算法的能力,使學生在程序設計、代碼編寫、上機操作、程序調試等方面都受到嚴格的訓練。實驗可分兩部分,一是驗證實驗,學生可以對在課堂上學到的基本算法進行驗證;二是設計實驗,教師根據課堂學過的基本算法提出實際應用題,讓學生自主完成算法的設計與實現。
3 結 語
本文通過分析傳統數據結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和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提出了針對獨立學院學生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法。教學實踐證明,上述方法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還需要繼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