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21世紀中國社會又一次深刻的歷史變革,是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決策。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地方高校圖書館作為區域性的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拓展服務外延、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是需要認真對待和進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
1 散雜居民族地區信息服務需求急迫
恩施州民族鄉地處偏遠山區,生產條件惡劣,發展基礎薄弱,是省級欠發達鄉鎮。對于信息服務的需求十分急迫,但現狀不容樂觀。
1.1 農民的信息意識薄弱
由于散雜居民族地區居住分散,統一管理有困難,長時間的小規模生產經營已使農民習慣了種什么、養什么全憑經驗,而對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認識,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有限。同時,由于經濟基礎、文化素質和地理區位的限制,沒有條件及時、直接地從互聯網上獲取和發布信息,農民的這種信息意識影響著農業現代化建設。
1.2 農業信息資源單一
散雜居民族地區是經濟發展比較薄弱的地區,農業圖書資料、網絡信息資源缺乏多樣性。所能提供農業信息服務的范圍有限,農業實際上獲取的有用信息資源微乎其微,信息資源的開發成果推廣范圍也有限。
1.3 農村缺乏農業信息網絡人才
散雜居民族地區缺乏能對網絡農業信息進行收集、整理,能對市場形勢分析,能解答疑問,能為農產品經銷商提供及時、準確的農產品信息等既懂信息技術又懂農業技術的復合型高級人才。而由于對農業信息網絡人才不夠重視, 投入經費少,加上培訓機制的不完善, 使得目前有用的農業信息資源還未真正開發出來,農業經濟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低下。
2 高校圖書館可作為空間大
地方高校圖書館具有大有可為的資源和舞臺,一方面,可以針對散雜居民族的農村建設和農業生產的特點以及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將通俗易懂的科技、科普、生活、文藝類書刊送到農村。另一方面,能夠使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檢索和利用當地高校圖書館的各種文獻信息資源,為農業生產、農民致富服務。
2.1 可以提供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持和有價值的信息服務
首先,地方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各種載體的文獻資料,如圖書、期刊、報紙、光盤、聲像資料等,在文獻信息資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進行了全方位合作,地方高校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優勢將更加明顯。其次,地方高校圖書館擁有一批專業的信息服務技術人才,具備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此外,在利用現代化的設備搜集、整理、加工地方文獻,建設地方文獻數據庫服務于地方建設等方面,高校圖書館也具有明顯的優勢。
2.2 可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逐步解決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相對缺乏的問題,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目標,就要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改變農村的陋習。高校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高校圖書館掌握呈幾何倍數增長的信息資源,這都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要求,高校圖書館可憑借自身優勢,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散雜居民族地區文化軟實力,使居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服務。
3 高校圖書館面向散雜居民族信息服務的途徑
由于高校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所以必將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發揮獨特的作用。那么,如何發揮高校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3.1 推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實現最大效益
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信息傳遞渠道暢通、聯系廣泛的優勢,在科技成果向商品和生產力轉化中鋪路搭橋,通過網站或宣傳冊等途徑將最新、最實用的科技知識傳遞給農民,實現農民和高校的雙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地方高校圖書館還應主動深入基層,了解農業生產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農民對新品種、新技術的需求信息并及時反饋給學校科研負責人,幫助其科研立項,進行技術攻關,同時積極將學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信息及時送達農業生產部門,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讓科技成果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3.2 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逐步普及農村信息服務網站
利用各種形式傳播農業科技信息,與新聞媒體及有關職能部門聯辦農業科技信息欄目,高校圖書館負責組織提供信息資料,通過電臺電視臺,設置專欄,長期、定時、定點地播放,向農民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及進行科技信息咨詢。通過高校圖書館農業信息網數據庫,向農村推廣農業新項目、新品種,傳播產銷信息,方便農民學習科技知識,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3.3 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優勢,做好信息服務
地方高校圖書館應打破過去只為本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單一模式,將圖書館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向農村開放,為廣大農村提供直接或間接的服務。其次,要密切結合本地的農業生產、生活實際及當地的自然狀況,對農業技術、市場信息、科研成果及實用性技術、農村文化建設、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等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建立特色數據庫,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3.4 由高校圖書館專家組成的信息網建設服務團,深入到鄉鎮開展服務
信息網建設服務團解答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同時西部各大學圖書館都應建立與貧困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培訓體系,每年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信息技術應用培訓班,培養出本地區的信息員,建設起一支有責任心、愿為本地農村服務的信息員隊伍,使之成為推進散雜居民族地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