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外貿企業運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外貿企業運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2010年6月22日,我國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試點企業數量巨幅增加,到2010年底我國20個省市中出口試點企業擴大到67359家。截止到2011年4月末,全國累計辦理此類業務10481億元。但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在飛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阻力,以青島市為例,2010年6月22日青島成為第二批試點城市,全市2 936家企業獲得出口人民幣跨境結算資格,但截至2011年7月15日,全市累計辦理此類結算業務僅1244筆,且從業務類型來看,進口占比57.14%,呈顯著的不對稱狀態,這說明大部分外貿企業尚未啟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
  一、外貿企業運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面臨的主要障礙
  (一)政策不完善,企業難適應
  為盡快推廣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人民銀行各分行、商業銀行分支行等機構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培訓活動為政策內容的普及做了較大貢獻,但作為一項試點政策,《辦法》本身存在的不足阻礙了外貿企業的運用。從《辦法》內容來看,我國推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未與國外政府達成政策一致協議,只是我國政府的自身行為。這使得能否順利推行人民幣結算依賴于眾多條件,且各種條件需要達成一致。如《辦法》的第二條規定:允許有條件的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的結算,支持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表面上說明跨境貿易結算幣種的選擇完全是企業自愿,但在具體運用過程中,能否成功使用人民幣結算除了企業自身的意愿外,還要考慮貿易伙伴和商業銀行能否接受這種結算方式、對方國家制度是否許可在其外匯市場進行人民幣買賣、是否允許開設人民幣賬戶進行結匯、雙邊商業銀行是否有充足的人民幣授信額度等。這些條件只要有一個不具備,就不可能實現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
  (二)產品質量低、差異小。企業議價能力低
  Krugaman(1980)認為在交易差異小,具有強替代性的行業商品時,出口商傾向于與競爭者使用同種貨幣或選取彼此熟悉的貨幣來避免匯率引起價格波動。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外貿企業采用非人民幣結算,以及在部分市場我國產品核心競爭力欠缺,致使進出口貿易協商中我國企業很難爭取到更優的結算貨幣。現階段人民幣跨境結算進口業務使用量遠遠大于出口業務使用量,就證明了我國企業面臨這方面的困惑。
  (三)結算成本高,國外企業難以接受
  Hartmann(1998)的“貨幣的網絡外部性”理論認為:由于貨幣交易存在規模效應,而這種規模效應導致人們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用的結算貨幣趨向一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作為一項新生政策,還處于初探階段,結算規模較小,難以實現規模效應。另外人民幣貨幣兌換交易成本高,貿易伙伴往往拒絕使用人民幣結算。同時,從貨幣能否自由兌換角度看,人民幣雖然在經常項目下實現自由兌換,但資本項目下實行管制,這種政策決定了人民幣兌換的高成本,而失去成為國際結算貨幣的機會。
  (四)制度配套不完善,人民幣跨境結算操作難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能否順利推廣,取決于它能否解決一種貨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所應具備的“保值”、“增值”兩大功能。如果我國相關制度能為跨境結算過程中處于貨幣頭寸盈余狀態下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保值”方法,能為貨幣頭寸盈余方提供多樣化的貨幣“增值”工具進行選擇需求,也就解決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廣的困難。但我國長期以來的金融市場發展滯后,導致境外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手中的人民幣保值增值的途徑較少。境外企業貿易所獲人民幣,除用于再次交易支付中國貨款外,難以流動,更不可能實現“保值”、“增值”基本功能。另外如一些自身人民幣積累不夠的境外企業選擇人民幣結算,必須要通過融資方式獲取足額人民幣資金,但現階段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人民幣輸出渠道不暢,難以在國外市場實現人民幣的充足供給。
  (五)初涉成本高,企業本身投入不足
  在與貿易伙伴長期合作過程中,外貿企業已形成習慣做法,其中包括支付方式、計價貨幣、清算銀行等一系列因素。如果支付貨幣進行變更,貿易伙伴必須開立新賬戶,甚至變更合作銀行和修改其他一些關鍵條款。如果人民幣與原有結算貨幣相比,國外貿易伙伴沒有明顯的獲利優勢,我國外貿企業必須支付較高合同談判成本,如無法達成一致甚至失去一部分國外市場,這阻礙了人民幣的使用。同時,要較好利用一項新政策,企業涉及負責員工的培訓、結算流程的疏通等環節,新的成本支出也阻礙了國際結算中人民幣的運用。
  二、外貿企業的應對策略
  針對來自于政策、環境、出口產品現狀等方面的約束,外貿企業要積極應對,創造條件運用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政策:
  (一)積極運用、早享好處
  2009年我國出口企業平均利潤率1.5%,2010年1.47%,2011年。1~2月,為1.44%,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反映我國外貿環境進一步惡化。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外市場需求未能完全恢復,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元、歐元等主要結算貨幣匯率大幅波動,增加了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提高平均利潤率依賴的條件十分復雜,但選擇有利結算貨幣能幫助外貿企業降低貨幣風險,節約交易成本。從2011年三季度人民幣與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的比價來看,6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歐元分別是6.4837、9.3456,到9月30日比價變為6.3623、8.6324,(見圖1),三個月內分別升值了1.87%、7.63%,若外貿企業能用人民幣取代美元、歐元進行結算,可將利潤提高不少。推而廣之,人民幣跨境結算這一選擇將使我國出口企業平均利潤率翻一番,若考慮采用人民幣結算后外貿企業不需要支付貨幣兌換成本,利潤提高幅度將更高。
  (二)研讀政策,避走彎路
  作為一項新型政策,企業高管、財務人員、業務人員都應對相關政策、規定及流程等認真研讀,充分理解,正確運用。就外部環境而言,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銀行能夠提供的方案,利用好新政策的優勢,獲取高額收益。如熟悉人民銀行、海關、國稅局等機構為人民幣跨境結算提供的便利與優惠政策,協助貿易伙伴解決后顧之憂。再如人民幣結算不納入外匯核銷管理,享受出口退・(免)稅政策,結算中只做外債登記,不納入外債管理等。外貿企業熟知這些政策和操作辦法必將大大提高結算效率。
  (三)審時度勢,區別對待
  是否能順利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依賴于交易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貿易伙伴的態度、交易對方金融制度寬松情況等諸多因素。外貿企業在人民幣跨境



貿易結算推廣中不能一刀切,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有所偏廢。從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看,我國在皮革、織物制成品、機械、運輸設備、雜項制品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議價權(選擇參照依據見圖2),外貿企業可以積極在這一領域國際貿易中推行人民幣結算。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運行狀況來看,我國外貿企業在貿易談判中,在中國貿易的逆差國推行人民幣結算比順差國要容易得多,外貿企業要避免一刀切的簡單處理方案,盡量先說服這類國家采用人民幣結算。
  (四)通盤考慮,調整戰略
  不論從現實狀況還是未來預期,人民幣均處于升值通道中,各類外貿企業都傾向于使用人民幣結算來規避外匯風險的。能否獲得本幣結算優勢關鍵還在于談判上能否在其他條件方面做出一些讓步。如果外貿企業能加強成本核算、財務管理,并從產品定價、市場營銷模式等方面通盤考慮,貿易談判時可以制定有利于推進人民幣結算的貿易戰略。中大型企業應充分擴大直接投資規模、收購兼并國外優質資產、利用先進技術等,增強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實力和定價能力,獲取貿易談判的成功。
  (五)審慎操作,避免損失
  由于現階段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區別對待,所以人民銀行對人民幣跨境流動進行嚴格的貿易真實性審核,這要求外貿企業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配合審慎操作。第一,配合結算銀行完成真實性審核。《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在未按規定完成貿易單證真實性和一致性審核前,不得為企業辦理人民幣資金收付,為節約清算時間,外貿企業要提前備足審核憑證。第二,完善賬務管理,依照要求建立臺賬,配合人民銀行事后監督。為保證貿易真實性、杜絕偷稅騙稅行為,人民銀行要求外貿企業建立資金流和貿易流一一對應的臺賬,并且要長期保留臺賬,以備人民銀行隨時檢查,外貿企業應該嚴格執行。第三,學習境外金融監管政策,接受境外監管。由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是我國政府自身行為,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規定缺乏操作性,外貿企業一定要認真學習研究貿易對手的金融監管法律、政策,制定合規的操作策略以接受境外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第四,緊密關注國際經濟形勢,預估主要結算貨幣走勢,趨利避害。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可以實現國際貿易本土化,防范外匯風險。但對于大中型外貿企業在長期發展戰略中存在匯率走勢波動大、貨幣需求復雜、交易對手國家多、貿易談判難易不一致等,如果一切跨境貿易均采用人民幣結算反而會加大企業在外匯需求時支付額外的成本。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