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關鍵之一。因此,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提高對會計核算的重視,積極探索新型的會計核算方法,以提高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進而為企業經營管理者作出重大經濟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數據參考。但是,在我國經濟市場的組成中,多數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在會計核算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提高認識,建立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以提高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效率。
一、對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存在問題的思考
在企業實際會計核算工作中,常常會存在財務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嚴重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制約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企業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對會計核算工作效率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高素質的會計人員不僅可以快速而準確地核算會計信息、編制財務會計報表,而且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供科學有效的財務數據信息。但是,很多企業在發展中,只重視對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而忽視了對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訓,致使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不能很好地創新會計核算工作,制約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二,企業財務部門會計管理制度不完善。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以適應經濟市場的變化,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是據調查,我國很多的企業都不具備完善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對會計人員工作的約束力較低,致使財務會計核算人員工作效率低下,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企業會計核算信息依據不真實。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需要采購一些必要的物資以維持企業正常的辦公,這些物資采購的發票即是企業會計核算數據的依據之一。但是,在企業實際經營管理中,由于價格差與稅款等因素的限制,對這些物資發票的取得采取了不符合規定的方法,如以其他商品物資代替等方法等,這就導致了在以后查詢中,由于原始信息的依據不真實,不能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增加了企業財務活動的風險。
第四,企業財務主體界限不清。我國經濟市場中,中小型企業所占的份額較大,這些企業多數受到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等的限制,使其發展成為投資人即經營管理人的模式。這種情況最直接的表現即是投資人錯誤地將企業財務當成自己的財產隨意取用,或者任用親屬擔任會計核
算工作人員,對財務會計核算的管理出現不規范、不嚴格等問題。歸根到底,這些都是由于企業財務主體界限不清引起的,使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呈現復雜化、不規范化局面。
二、對提高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策略的思考
企業會計核算是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轉化為數據信息并記錄下來,以備查詢、利用,因此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必須做到真實、完整,這樣才能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科學的財務基礎。因此,要想提高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必須從以下一個方面進行改革。
第一,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財務部門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決定著財務會計核算的效率與精確率,同時也影響著企業對財務信息的利用效率。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對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首先需要從招聘上下功夫,對應聘的會計人員不僅要對其相關證件進行嚴格的審查,同時還要調查其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只要專業素質、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同時合格的人員才能夠勝任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其次要對在崗的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定期的培訓,以使其充分了解先進的會計核算知識與技術,提高其專業技能;最后,企業管理人員還要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職位考核,這不僅是指其工作效率,同時還要考核其其他能力,對并給與合理的處置,以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的綜合素質。
第二,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部門是企業中最為重要的部門之一,財務管理制度也是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企業管理者在積極探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過程中,應該重視對企業管理制度,尤其是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這樣不僅能夠利用崗位責任制度有效地約束會計人員的核算工作,使其按照規范的、標準的工作流程核算企業財務數據信息;同時,還可以建立科學的薪酬激勵制度,以物質獎勵與職位獎勵來激勵會計人員積極工作,提高會計核算工作效率。另外,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同時,企業管理人員還要注意會計核算信息依據的真實性與規范性,對不合乎規定的財務票據要嚴查其來源與去向,以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第三,加強企業內部與外部監管的力度。企業財務部門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單靠財務部門的管理制度是不夠的,還需要企業加強內部與外部監管的力度。企業內各個部門工作的宗旨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核心競爭力,因此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協作統一并帶有良性競爭意識的?;诖朔N關系,各個部門之間也可以相互進行科學、合理地監督與管理,這樣可以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趨于透明化,使會計核算的財務信息更加真實、完整,更好地為企業財務決策服務;另外,除了企業內部監管之外,還可以利用外部力量實現監管目的,以促進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發展。在我國,國家監督與社會監督是典型的外部監督形式,因此,企業可以依照相關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的賬簿體系,以及時發現并處理不合理、不規范的問題;同時外部監管部門還可以加強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指導力度,定期對企業的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