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區金融支付創新現狀
(一)個人金融支付產品創新多樣化
負債類金融支付產品不斷創新。如“日增利”產品,存取靈活,靠檔計息,適合于定期提前支取或者不定期需要資金的客戶。“存抵貸”產品是借款人開通存抵貸業務后,將富余資金或用于個人周轉資金存在銀行的代扣賬戶,享受活期利率,隨取隨用,同時還能抵扣銀行貸款利息。
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運營。作為國內第一批也是唯一一家由銀監會批準的全外資非銀行類消費金融試點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試運營,標志著新區在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取得了新進展。捷信采用獨特的商業模式,為消費者在店內直接提供數千元的小額消費信用貸款。其目的是通過簡單、高效和快速的審批流程,便于消費者購買日常耐用品或支付其他生活消費。
(二)企業金融支付產品創新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
多方位提供金融服務,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如“金太陽”小企業融資服務專案,其中包括流動資金循環貸款、商業抵押分期貸款、小額分期貸款和法人按揭貸款、商標權質押貸款、專利權質押貸款等。“科技展業貸款”,通過授權專營機構,建立綠色通道,集中調查、快速審批、集中發放,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力度。
以企業需求為基礎,提供資金管理、金融咨詢和短期融資服務。如“多銀行集團資金管理服務”,是為大型集團企業量身定制的高級別資金管理解決方案,通過銀行提供的資金管理系統和配套咨詢服務,協助集團企業對分散在多家銀行的賬戶和資金進行跨行的統籌管理,實現集團資金管理諸多目標。
將國際業務領域金融產品運用到國內業務領域。如國內保理業務可提供客戶(賣方)將現在或將來與買方(付款人)訂立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為其提供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催收、貿易融資、信用風險控制及壞賬擔保等服務中特定的綜合性金融服務。主要適用于賒銷結算方式的國內貿易,主要優點為:對于賣方不僅將未到期的應收賬款轉換為銷售收入,改善財務報表狀況,而且能將買方的信用風險轉由應收賬款受讓銀行承擔,收款有了保障;對于買方不僅能利用優惠的遠期付款條件,加速資金周轉,創造更大效益,而且能節省開立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費用。
(三)銀行卡業務創新呈現新趨勢
調查顯示,一卡式服務正成為新區銀行卡業務發展的主流方向
,新區銀行均加大了對各自銀行卡功能的整合升級,為客戶提供賬戶服務、綜合理財、消費升級以及會員服務等一攬子增值計劃,提升了客戶對銀行服務滿意度,提高了業務推廣度。如“信貸合一卡”產品,將信用消費與儲蓄、轉賬、自動理財、委托代理、證券交易、個人融資、電子商務、國債買賣等儲蓄和理財投資功能相融合,發揮了“信用卡理財”功能。“小企業e貸卡”是“卡貸合一”小企業金融服務產品,在單位借記卡基礎上,創新增加了信貸功能,提供全面消費結算服務的同時,滿足小企業小額短期貸款融資需求。
(四)科技創新成為金融支付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技術創新代表了金融創新的方向,科技創新一方面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拓寬了商業銀行的業務領域,增加了銀行經營的靈活性,并使金融支付產品擁有了較高的科技含量,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如手機銀行無卡取現、手機銀行無卡消費、手機銀行財務總監頻道和手機銀行e貸通。
(五)以創新為導向的經營管理體制日臻完善
1、組織結構創新
新區各商業銀行組織機構趨于多元化,提高了機構設置實用性和決策反映靈敏性。中資全國性分支機構網點多的大型商業銀行的對公授信部門推行扁平型組織結構創新。增加管理層次,縮窄管理人員控制幅度,使業務人員各司其職,防止權利濫用,有效防范業務風險,提高市場反映速度。(中資全國性中小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前沿產品開發部門推行高長型組織結構創新。銀行間內部管理層次較少,管理人員可有效進行內部專業管控,個人權限設置靈活,有利于業績考核和公平競爭;同時業務人員經驗豐富,對業務了解全面,有利于產品的系列研發和打包銷售,便于統一營銷和管理。外資銀行推行事業部型組織結構創新。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按照產品和功能區域的劃分建立業務運營事業部。事業部間相互獨立,可單獨為利潤中心,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體現“政策制定與行政管理分開”的原則,使得戰略制定與實施更符合市場環境,以提高對金融環境變化的及時反應能力;同時適當放權可以讓業務最高負責人集中精力考慮戰略決策。各城市商業銀行推行矩陣型組織結構創新。在原有直線指揮系統與職能部門組成的縱向垂直領導基礎上,建立一個橫向以金融產品(或業務)為中心的領導系統,二者合成為矩陣型組織結構。可解決人浮于事的機構設置問題,發揮職能部門人員的創造性和潛力,進一步提高用人效率,并有利于多種業務項目交叉開展。
2、經營管理制度創新
新區各商業銀行按照“配合戰略轉型、加快機構發展”的金融創新理念,采取積極態度,不斷優化和創新經營管理制度,為持續協調發展積蓄后勁、聚集能量。部分商業銀行實行“一把手”親自抓創新,定期召開“金融創新”例會,建立行長信箱,積極倡導全員參與的創新管理制度;設立創新獎勵基金,或制定員工創新獎勵機制;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科技手段,搭建行內部門員工創新機制信息交流平臺,反饋的信息可運用到銀行內部經營管理環節予以驗證;通過對每日最新銷售數據跟蹤進行管理制度改進,更好控制金融創新的潛在風險。
二、新區銀行業金融制度創新的制約因素
(一)金融機構層級整體偏低,原生性創新少,創新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