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煤炭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的幾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具有投資額度較大、經營風險較大以及管理難度較高和要求較高等特點。對于煤炭企業的項目管理,其重點不僅僅指的是對于管理過程進行加強,同時還包括了更新管理手段等,提高煤炭企業的項目管理其意義就在于可以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減小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投資項目的成功率以及回報率。煤炭企業通過項目管理,可以幫助其自身更好的了解企業管理水平,提高項目成功率以及建立成熟的項目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等。本文就對于如何在煤炭企業提高其項目管理水平作出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 我國煤炭企業在項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煤炭項目管理體制較為老化
目前我國很多煤炭企業依然按照管理來進行,比如說一些煤炭企業其項目的施行過程中,煤炭建設單位成為了從前期的論證過程再到建設過程中的審查以及后期竣工驗收的主體,在過程中缺乏監督。這就導致了煤炭企業對于項目的投資的控制力度不夠,缺乏節約意識,很多企業會片面的追求煤炭產量而忽視了生產安全以及投資效益。也可能是因為上級的綜合管理部門對于煤炭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情況了解而導致了監管不到位。
(二)現行造價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現在我國煤炭行業的工程造價的確定方式比起西方國家來說是較為落后的,大多數的煤炭建設企業都在沿用之前的定額計價模式,這根國際上通行的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來說非常落后,并且很難體現出市場經濟的競爭特點等。
(三)在設計階段監督較弱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設計階段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為三成到七成,而施工階段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則在三成之下,但是這目前的很多煤炭企業在這個階段都沒有采取足夠多的措施來去進行監督。煤炭項目在設計階段應該要進行嚴格的可行性的探討和研究,煤炭項目的投資額度等也需要嚴格的審批,因為工期的要求,很多煤炭企業都會違背基本的順序,或者是忽視了投資額度的基本要求等,這就導致了實際工程出現很多問題等。
二、在煤炭企業內進行提高建設項目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探討
(一)遵循經濟規律完善煤炭企業基建制度建設
在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已經對煤炭企業的基本建設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在對資源的勘測以及立項檢查、施工設計和監督以及施工、竣工結算、驗收等環節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有效的實施手段以及規章制度等。但是因為目前世界經濟一體化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面臨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我國自身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所以更加需要煤炭企業在項目管理上提高其水平,在適度建設上主要分為以下幾個角度。
第一建立煤炭企業在項目施工上的招
標投標制度,應該在煤炭項目前期進行勘測以及設計的階段加大招標和投標的力度。第二就是合同管理制度,對于企業以及招標單位履行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的解決,其中檢查的主要對象就是合同中有關條款的執行情況以及法律的貫徹情況,這樣的好處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減少法律糾紛等。
(二)在煤炭企業內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
很多煤炭企業現在都在使用定額計價模式,跟這種模式比起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好處就是更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有利于在煤炭企業內部貫徹公平原則,同時督促投標方編制企業定額來提高煤炭企業的積極性。同時,清單模式可以更為簡單明了,有利于監督一方對于工程的計量進行監理工作。第三就是工程量清單對于業主以及承包建設單位之間進行了工程風險的劃分,其中業主承擔了因為工程量變動產生的風險,承包建設的單位負責了因為價格波動出現的風險。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在管理形式上的創新以及改革也是必要的,比如說根據經濟環境以及企業現狀來進行股份改革等,比如說山東淄博礦業集團,目前在省外有五個礦井項目,其中四個礦井都是采用了集團公司控股的股權合作形式,這種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可以讓企業更好的尋求資源以及實現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結語: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其在生產以及經營上的技術特點以及經濟特點等決定了媒體企業的建設項目必須要利用項目管理來解決其問題。結合上文所述可以看出項目管理在煤炭企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更應該結合企業現狀,用現金的管理思維以及管理技術、手段以及人才來進行項目管理,提高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謹慎的推薦煤炭項目建設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很多煤炭企業都已經成為了復合型企業,為了可以讓煤炭企業可以更為適應市場經濟的淘汰結構以及上下游產品結構,很多煤炭企業都已經開始調整其產業結構等。為了可以實現在激烈的競爭中跨越式的發展,建議煤炭企業應該形成煤炭、化工以及運輸等多級業務的業主,通過實現企業在多個業務上的鏈接而避免企業遭受經濟危機等。對此,煤炭企業可以建立專家評估小組,來對煤炭企業目前的項目進行評估和分析,那些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項目應該加快建設,其余的項目應該進行優化。
(四)實現煤炭項目管理的信息化
在煤炭企業的基本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把從資源勘測到設計、施工以及監督和原材料采購和驗收等每一個工作程序的進展以及客戶信息和資金流動運轉的情況進行信息化的處理,實現企業內部生產要素之間的優化配合,讓媒體企業可以更為迅速的對于市場中的經濟波動以及價格變化作出應對。在組織結構上建立健全負責信息管理的部門,這樣才可以為媒體企業提高其項目管理水平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