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企改革的日益深入,國有企業的深層次問題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如何建立和優化內部控制、促進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費,已成為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尤其是企業舞弊案的層出不窮,管理者應認識到:為徹底解決舞弊、腐敗和管理不當問題,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和控制系統,其中內部審計是重要組成部分。為保障企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必須加強內部審計,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與效益,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一、內部審計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監督管理作用
內部審計是現代經濟管理的產物,是我國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內部經濟管理活動中起到其他監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內部審計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
首先,法定的監督權。《審計法》明確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門、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審計署頒布的《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確定了內部審計的對象、目標、范圍等,并規定了審計機構履行職責所必須擁有的十項權限。
其二,具有經濟監督和服務監督的雙重性。內部審計是監督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經濟監督手段;內部審計還通過審計信息以獨有的價值內涵服務于其他監督形式,如利用審計信息服務黨內監督、行政監察和公眾監督等。
(二)內部審計具有特殊的監督管理作用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監督機構具有四個特點,決定了對權力在經濟領域錯用、濫用和腐敗的監督管理有著特殊作用。一是廣泛性,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對本單位、部門各項經濟活動情況進行事后、事中和事前的審計監督。二是獨立性,內部審計對最高管理層負責,包括內審機構、控制審查過程和審計結論的獨立。三是直接性,對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各階段實施直接、經常地審計監督,不因被監督者或有問題而去監督。四是有效性,既能實施事前、事中的監督,防微杜漸,又能實施事后監督,評價管理者的績效,有效地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二、明確審計定位、改革審計方式,體現內部審計價值
(一)明確審計定位、創新工作思路
內部審計從促進和服務組織目標實現的高度出發,轉變觀念、勇于創新,提高內審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內部審計的定位非常重要,決定著內部審計的職能與作用,內部審計要求創新工作思路,要求企
-
業重視內部審計定位、審計目標、審計方式、審計成果,適應內部審計環境的變化,推進現代內部審計模式,這就要求首先內部審計定位是企業內部監督管理機構,利用監督職能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在提出改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意見;其次是內部審計目標是加強內部控制評價與風險評估,提高企業管理風險意識,擴大內部審計內涵,豐富內部審計信息;其三是內部審計方式是審計監督企業的全部經營管理活動,實現“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后評價”;最后是內部審計成果是講究審計綜合效果,反映內部審計工作的綜合價值,充分體現內部審計重要性。
(二)改革審計方式、改變審計模式
為實現內部審計價值,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成果,適應現代內部審計模式,內部審計應逐步建立“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后評價”的審計方式,實現“審計——控制——管理”的協調統一,更好地體現內部審計的基本指導思想。
1、加強內部財務信息的審計監督
財務類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應以財務審計為基礎,對財務信息進行事中監控的審計方式。隨著企業財務信息系統電算化實際應用的全面普及,適時改革財務審計的基本方式,積極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及“網絡在線實時審計”等,逐步做到“動態監督、過程跟蹤”。
2、加強企業資金使用效果的審計監督
以效益審計方法對企業資金使用進行審計,評價資金使用效果,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如事前審計企業各類支出性經濟合同,合同執行過程的事中監督,項目結算完畢后的事后評價等。
3、加強企業經營行為的審計監督
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經營成果審計,加強內部控制評價、風險評估等,提高企業經營風險控制能力,從而使內部審計成為企業管理控制的重要環節,直接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
(三)轉變管理思維,保障內部審計監督行為的實施
為了保證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能在企業經營管理行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應提高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對內部審計工作應給予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首先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在企業規章制度體系中明確內部審計制度,如建立《企業內部審計管理辦法》、《財務內部審計監督辦法》、《經營合同內部審計辦法》、《任期經濟責任內部審計辦法》等,確立企業內部審計的制度依據,確定企業內部審計獨立的監督地位。
其次明確企業內部審計的經營環節、管理行為,使內部審計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必經流程,規定財務決算、經營合同、資產報損、固定資產投資、對外投資等企業主要經營管理領域創立內部審計監督把關的管理意識,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內控管理體系中的作用,如企業經營合同規定審計后才能對外簽訂,資產報損規定審計后才能報批損失等等。
最后規定內部審計具體審計規程,依據《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等法規確定內部審計的必要程序,規范內部審計的計劃、目標、范圍等,嚴格管理內部審計人員隊伍,提高內部
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果。
三、創新思想、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一)創立整改制度,體現內部審計效果
整改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可充分體現內部審計的實際效果,也是內部審計的目的和責任,因此企業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問題整改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如建立整改事項企業領導督辦制度,企業領導層采取專題會議等方式督辦內部審計整改事項;建立整改事項協調制度,企業紀檢、人力資源、內部審計等部門成立聯席協調辦,定期研究并以專題內部通報等方式督辦內部審計整改事項;建立整改事項責任人制度,確定內部審計發現問題的具體整改責任人,監督責任人整改內部審計發現問題的具體效果。
(二)創立服務意識,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監督管理部門,以服務企業為宗旨,以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為目的。在具體審計工作中一要加強內部審計服務意識,積極宣傳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運用適當的審計模式對企業經營的各職能部門經營管理進行內部審計監督,認真看待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并客觀分析問題的原因,切合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二要經濟審計與效能監督相結合,在審計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如定期對各實體、各部門工作計劃落實情況的審計,促進各實體、各部門有計劃的開展工作,對企業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采用審計公示方式公布審計結果,對單位中層干部的任用等以內部審計與民主監督相結合方式采取審計公示制度公開審計結果,進一步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總之,現代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應加強與企業內部各單位溝通,創新審計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強審計監督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發揮內部審計部門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