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會計既包含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又包括會計管理的內容。它采用會計的方法,全面系統地反映、計量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源,能夠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轉變。目前,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各個行業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一、鐵路運輸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
首先,在中國鐵路事業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鐵路已經跨入世界快速鐵路的行列,隨著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的研發和應用,我國鐵路對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也大幅度增加,如果能在鐵路運輸系統中應用、推廣人力資源會計,將有助于我國鐵路運輸企業準確計量所擁有的豐富的人力資源,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增強核心競爭力。其次,現行的鐵路運輸企業會計制度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存在以下問題。一,鐵路運輸企業違背了權責發生制原則將人力資源相關支出計入了當期費用;二,鐵路運輸企業將人力資源支出費用化,很容易造成財務報告盈虧不實,導致決策失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鐵路運輸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用人力資源會計來介入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信息,以滿足人力資源管理的需要。
二、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會計資產的確認
鐵路運輸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會計,必須先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鐵路運輸企業的人力資源能否以及如何確認為資產的問題。企業資產是指企業能夠擁有和控制的資源,鐵路運輸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是企業付出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是可以取得預期收益的,屬于企業能夠擁有和控制的資源,因而可以確認為資產。那么,對于鐵路運輸企業,哪些人可以納入人力資源會計的資產管理呢?目前,鐵路運輸企業職工絕大部分都是一些低學歷,從事熟練工種的一般人員,只有一部分高學歷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這些人員的絕大部分都已經納入了鐵路運輸企業的人才庫進行管理,對于這部分人才,企業內部進行有計劃的重點培養和培訓,支付了巨額的管理和培訓費用,而這部分人也為企業奉獻了巨大的價值,對于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筆者認為只有這部分人才可以納入人力資源會計的資產管理,可行的方案是,利用現有的鐵路運輸企業人才庫,進一步加以完善,形成人力資源會計的資產。
三、人力資源會計在鐵路運輸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一)用人力資源會計管理人員流失
目前,鐵路運輸企業內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好多人才由于對工資、待遇等不滿或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選擇了離職,但是由于沒有一定的標準來衡量人才離職所帶來的經濟損失,而鐵路運輸企業也沒有規定其他的制約措施,致使企業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如
果鐵路運輸企業能夠引入人力資源會計,就可以解決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給管理者提供人員流失的經濟損失。二是給管理者提供經濟數據參考制定政策避免或減少人員變動所帶來的損失。例如:某鐵路運輸企業一名參加工作五年的本科畢業生,由于對現在的工資待遇不太滿意,選擇了辦理離職,這時候如果該名大學生屬于人力資源會計管理的范圍,我們就可以根據人力資源會計的資料來反映他的離職給企業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假定該名大學生的人力資本余額為3.5萬元,那么他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就是3.5萬元,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就可以根據這些資料向該大學生索取3.5萬元的賠償,否則就不予辦理離職。由此可見,人力資源會計對控制人員流失有著明顯的作用。
(二)用人力資源會計管理職工工資
在當前階段,鐵路運輸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價值計量主要采用工資加獎金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實質是把鐵路運輸企業的員工最初工作起至退休或死亡止工資總和的折現價值作為人力資源的價值,這種方法可以稱為折現法。但這種計量方法存在較大的弊端,它顛倒了工資與人力資源價值的關系,認為工資的折現價值決定人力資源的價值。鐵路運輸企業如何通過人力資源會計提供的信息既能吸引招募優秀人才,又能較好的控制人力資源成本呢?我認為,可以將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方式法改為投入法,理順工資和人力資源價值的關系,建立起由人力資源價值決定工資的新機制。由于其經濟價值由形成其目前知識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種生活物資價格、健康保險投資、教育培訓投資及所放棄的收入等決定。我們可以據此設計一個公式:年薪等于各種投資額分別除以相應的回收期之和。以一名50歲的鐵路高級管理人員為例,企業預計對他生活物資支出20萬元、健康保險的投資20萬元,教育培訓的投資18萬元。由于生活物資、健康保險的投資在其退休前都將發揮的作用,所以確定回收期為10年(60-50),對于專業教育培訓的投資,由于專業知識須不斷更新,假定其專業知識的更新周期為3年,我們確定回收期為3年。按照公式這位鐵路高級管理人員的基本年薪=(20/10)+(20/10)+(18/3)=10萬元。
以上是我對鐵路運輸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所進行的一些探討,希望鐵路運輸企業能夠通過人力資源會計的手段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管好和用好各類人才,為鐵路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