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師事務所上連政府,下連企業,是不以盈利為首要目標,依法獨立承擔注冊會計師業務的中介服務機構,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起著紐帶的作用。
一、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
(一)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評判者
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進行獨立審計,其本質是對企業依據內控制度所進行經營活動和實施管理行為的合法性進行評價裁定,從而使企業的行為更加規范并步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因而,在西方發達國家, 會計師事務所通常被稱作“經濟警察”或 “經濟裁判員”。
(二)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的鑒證者
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符合性測試之后,要對反映經營成果和企業財務狀況的相關資料進行實質性測試和鑒定,因其審核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因而,會計師事務所又扮演著 “經濟法庭”的角色。
(三)投資人權益的維護者
在實踐中,面對經營者與投資者、利與法的矛盾沖突,會計師事務所往往會公正客觀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實際問題,并根據情況出具不同意見的審計報告,維護投資者的權益,做到對投資者、企業、國家的負責。因而,會計師事務所又發揮著 “經濟衛士”的作用。
二、會計師事務所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不足
在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現有的執業注冊會計師中有相當數量存在人員老化的問題,年齡結構不合理,后續人力資源相當匱乏。
(二)審計獨立性不強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靈魂,決定著審計意見的客觀和公正。近年來,審計失敗案件屢有發生,給社會造成巨大損失,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嚴重缺失。
三、提升會計師事務所競爭力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一)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
會計師事務所要想在外部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有一定的內部管理模式,有秩序,有章可循,這才能保證事務所整體的一致性。會計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的自我監督方式,對事務所內部的每個部門每個工作人員的責任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劃分了不同部門不同責任人的屬性。
(二)加強內部管理中的人員管理
1、完善人力資源政策制度
要在人力資源政策制度的具體實施中充分發揮民主性,對凡是關系到人力資源管理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問題,要不斷健全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全過程的各項辦法制度,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查研究、
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建構成內容全面、體系完整、、充滿活力、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政策制度,以滿足會計師事務所的基本運營要求。
2、對人力資源管理跨度進行調整
科學的人力管理方式應該具備一定的跨度與圍度,無論是企業哪一級別的管理人員,其所管理半徑和控制跨度應有一個合理區間范圍,這樣才能實施有效的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效率。
(三)加強事務所工作的獨立性
1、加強行業自律
會計師事務所的經濟綜合能力比較強,為某家公司提供一項業務服務時,可能被事務所提供的另一項業務牽扯,所以提倡對審計客戶提供非審計服務。這確保了最終審計質量,也有助于提高注冊會計師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度。
2、充分披露與審計和非審計服務有關的信息
事務所在日常的工作中提供審計服務和特定非審計服務的情況時,應該注意信息的披露,被審計單位應該在其財務報告中披露注冊會計師的非審計服務類型和程度,尤其重要的是,上市公司應該公開披露支付給注冊會計師的非審計服務費用的明細數據,會計師事務所也應該披露因提供審計服務而增加的收入明細科目。
(四)降低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
在會計師事務所競爭的大背景中,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問題是綜合情況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重點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戰術問題,更重要的是事務所發展的戰略問題。戰略是將事務所內部可調動的資源進行調整,來達到與市場環境相匹配的情況。
(五)著力推進財務管理一體化
1、必須做到財務制度一體化
財務制度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至關重要,其中有幾個關鍵節點,比如,收費標準一體化、預算管理一體化、會計核算一體化、財務政策一體化、費用標準一體化等等。“一體化”并不意味著“一刀切”,應當允許在不同地區、不同業務范圍和執業領域有所彈性,但基本政策、基本原則、共性要求、審批流程應當統一。
2、必須做到資金收付一體化
在管理規范的國際會計公司和德勤(DTT)這樣較大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大多實行 “收支兩條線”的資金收付制度,即收入統一歸集到管理總所或總部,支出則根據薪酬分配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統一支付。
四、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前景展望
會計師事務所在我國已不是一個新興產業,它是市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在中國經濟蓬勃向上的今天,一方面由于我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另一方面由于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客觀需要,行業協會及其中介機構得到了更多的建設。近年來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客觀、公正、平等競爭,會計服務由單一到綜合,正向高層次服務發展,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前景是非常樂觀的,我們必將收獲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化繭成蝶、鳳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