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與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條件影響下,煤礦企業要想使自身的經濟效益持續穩定的不斷向前發展,就必須將管理模式進行全面的轉變。當前形勢下,煤礦企業在管理上應以現代化、系統化、人本化為一體的管理模式為主,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將這種管理需求充分的體現出來,它主要對企業的實際業務流程、治理結構、信息通道等內容進行整合與完善,從而讓煤礦企業各種資源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發揮,以此實現企業的經營效益與經營目標。
一、煤礦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費用超支
當前,我國有部分煤礦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成本核算按各類費用礦井整體投入入賬,無法細化到生產環節及生產區隊,導致煤礦企業無法制定一套完善的權責劃分標準對成本費用進行有效的控制,因此,煤礦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所投入的成本費用經常發生超支的現象,這樣給企業在對成本費用進行控制與分析過程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預算基礎體系不具規范性
沒有構建一套預算管理組織體系,總是認為全面預算管理屬于財務部門的管轄范圍,主要由財務部門對企業的實際財務收支進行控制,與其他職能部門沒有多大的關系,因此,在實際過程中企業財務部門通常承擔起了全部的預算編制工作,而在這一過程中,業務與職能部門并沒有過多的參與,預算部門與業務、職能部門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協調與配合,從而使得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水平難以提高。
(三)當前,煤礦企業缺乏預算的業績評價
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的績效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優質的預算管理能夠帶動員工在進行預算任務時的積極主動性,幫助企業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同時還能夠大大的降低企業潛在的風險隱患,防止經營人員對企業做出不良行為的發生。當前,有部分煤礦企業沒有制定一套科學的預算業績評價制度,并且在制定獎罰制度上也不具有科學合理性,使得企業的預算業績在實際評價過程中不夠公平,并且這種現象的發生還會降低預算執行者工作的積極主動性,那么,這樣一來煤礦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就無法得到提高,進而影響了煤礦企業的持續發展。
(四)創新作業基礎預算
煤礦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應將員工的戰略性管理與發展思想進一步的完善;當前,我國有絕大部分的煤礦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是目標成本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它主要以企業的預期目標為核心部
分,由于其對煤礦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的財務性指標太過關注,因此,最后所制定的企業發展戰略與對策建議沒有過高的遠見。
二、提高煤礦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企業領導要支持、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水平不僅與煤礦企業的整體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還和一些部門、領導以及員工的利益掛鉤,它屬于權利的再分配,在實際推廣施行過程中會遇到重重阻礙,所以,企業領導應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加以重視,親自進行管理,另外,還要對各個部門的領導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方面的培訓,以此讓他們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有個充分的認識。
(二)要將全面預算管理的總體思路進一步明確
煤礦企業在推廣施行全面預算管理時,應以企業的實際發展戰略為根本,以市場適應性為導向,將目標預算與績效考核作為核心手段。通過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全過程跟蹤控制、防止經營風險的發生等目標,將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全面的提高。
(三)做好預算調控工作
通常情況下,企業的年度預算目標不會進行全面的調整,如果要將其進行調整就必須要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最高層組織機構批準后方可實際實施。當企業年度經營目標發生了變化需要進行調整時,其調整方案主要由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進行編排與制定,最后將制定好的方案遞交給上一級預算管理部門批準后實際實施。
(四)做好預算考評工作
預算考評主要包括了對預算編制的質量水平、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預算的執行結果進行全面的考評。通過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考評方式,動態考評主要是在企業的實際經營生產過程中進行,對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以預算指標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確認并有效的處理。只有將彼此之間存在的差異與處理工作做好,那么,預算執行的調節與控制就會具有主動性,這對于促進煤礦企業實現預算目標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在進行預算考評過程中,應將全部的預算指標進行量化,并且相關考核責任部門應定期將考核結果遞交給上級部門。煤礦企業通過制定預算考評能夠讓企業與員工之間形成一個統一的責任體系,從而在較大程度上將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的發揮。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它與科學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符,所以,其對于提高煤礦企業的內部管理、效益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當前的煤礦企業預算體系剛剛起步,還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積累經驗,從而將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以此促進我國煤礦企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