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管理是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是保證企事業單位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根本保證。作為企事業單位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好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熟悉相關行業和專業的知識,還要加強工作研究,處理好各種關系,才能很好地完成財務管理工作。本文從財務管理工作的定位以及財務管理工作的崗位需求出發,探討總結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有關經驗。
一、堅持提高認識,從更高角度謀劃單位財務工作
在企事業單位,財務是重要的核心部門之一,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健全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擔負的職責也越來越重要。要進一步提高認識,使財務管理從“核算型”向“經營型”和“管理型”轉變。首先,提升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加強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必需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研究和掌握財務管理工作規律,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質效。其次,提升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是破解當前財務管理工作難題的現實需要。近年來,各企事業單位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違法財經法律法規的事件仍時有發生。加強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切實做到依規依法理財。第三,提升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是實現科學理財和民主理財的當務之急。加強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將科學理財和民主理財的工作理念落實到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明確責任分工,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崗責體系,依法接受審計監督,真正提高科學理財和民主理財水平。
二、堅持突出重點,樹立與單位相適應的財務管理理念
(一)增強合理使用資金理念
周密組織編制本單位、本部門資金的籌備和使用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根據生產、經營、發展和節約資金的要求,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根據各項預算資金的來源歸口分級管理,確定資金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并做好相關部門的貫徹執行工作。
(二)加大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力度
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單位有關部門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結合單位財務會計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以做好預算為基礎,積極控制成本、費用等支出。堅持效益優先原則,抓住現金流量、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控制等要素,進一步完善事前精心規劃、事中詳盡控制、事后及時反饋的財務管理體系。
三、堅持統籌兼顧,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運作要領
(一)全面加強預算的研究謀劃
結合具體的工作職責和規劃,根據主次原則,確定提出本預算年度內擬追加預算的項目及所需經費;同時在工作實踐中,深入調查研究,力求儲備一些在下一預算年度內爭取列入部門預算的項目及所需經費。
(二)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在本職工作中,要通過對相關財經制度學習與實踐操作,樹立大局觀念,從全局角度對單位財務制度逐步改進、修訂和完善,逐步健全資金審批撥付、固定資產管理等系列財務制度,實現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使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有章可循、規范統一。
(三)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參謀助手作用
高度重視財政批復的部門預算數據、資金相關文件及單位會計賬務等基礎數據,對項目資金的申請撥付、支出進度以及如何進行項目資金管理等提出有針對性地意見與建議。對于實施項目多、業務繁雜的部門,還應在處理好正常財務核算的基礎上,對各項目的資金收支、結余情況進行臺賬管理,以實現跟蹤動態監管。四是積極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財務管理人員一方面要做好與本單位領導、職工的匯報與交流,另一方面還要積極開展與財政、稅收、物價、審計等其他部門和個人的溝通協調工作,創造和諧的內部財務管理環境和外部發展環境。
四、堅持德才兼備,全面提升財務管理人員能力素質
一是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財務管理人員要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提出的“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客觀公正、誠實守信”要求,確立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帶頭遵守和執行財經紀律,在拒腐防變的能力的同時,還要敢于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促進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提高專業能力。充分掌握宏觀與微觀的經濟學知識,強化會計、稅務、法律等專業知識及與單位經營相關的行業知識的學習。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制定培訓計劃,不斷開闊視野,更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增強綜合素質。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緊扣全局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保障服務作用,為領導決策提供出主意,解難題,創造更加突出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