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的現代化進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隨之而來,也帶來了很多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產生不僅影響了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之間的平衡,也對經濟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追其原因,除了人類過度地消耗自然資源和破壞環境的直接原因外,還有其他很多原因。而經紀人假定模式下的現行成本核算模式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間接導致因素。因此,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如何以“社會總成本=物質成本+人力成本+自然資源成本+環境污染成本”來構建新的成本核算模式,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經紀人假定模式下的成本核算
(一)定義
經濟人假定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它只考慮企業內部資金運動過程中固定資產及原材料等物化勞動的轉移價值和必要勞動的價值,完全沒有把自然資源和環境污染看做是其必要的組成元素。
(二)經紀人假定
經紀人假定,源之于西方現代經濟學的基本規范,后被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采用。在這一規范下,某個經濟組織(家庭、企業、公司等)追求的目標就是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經濟人可以完全不用考慮除自身利益之外的一切非經濟利益,包括社會利益及環境利益等。
(三)經紀人假定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的不合理之處
從它的定義可以看出,它的成本核算方式“經濟成本=物質成本+人力成本”。它僅僅包括企業資金運行過程中的物化勞動價值和必要勞動的價值,完全忽視了本應該作為其重要組成因素的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當然,我們不能泯滅經紀人假定模式下的成本核算方式在過去時代所發揮的功效,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必然存在的道理。
隨著工業時代全面快速的發展,大規模的工業化給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現行的成本核算僅僅考慮以上兩項內容,忽視掉處于企業資金運動過程兩端的自然資源和環境,顯然是一種不太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當然,企業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本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卻不能以過多地消耗自然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最關鍵的是,經紀人假定模式下的成本核算方式顯然在環境問題上起到了負面的推動作用,是它鼓勵了企業通過這樣的行為來獲得豐厚的經濟利益。
二、微觀成本與總成本分析
(一)微觀成本與總成本的定義
微觀成本:它是企業生產經營某一產品過程中的各種消耗的總和,包括生產成本和生產期間的費用,稱為企業的微觀成本,也叫企業成本。
總成本: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出發,企業生產經營某一產品所消耗的所有代價,包括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所帶來的代價,無論這種代價由誰承擔,統稱為社會總成本。
(二)微觀成本與社會總成本之間的關系分析
企業的微觀成本低于社會總成本的情況下,產品的價格要比實際價格低,企業獲得利益的空間就會增大,從而使企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潤。而促使利益空間增大的關鍵因素,是核算微觀成本的模式中沒有考慮資源消耗與環境損壞,缺少了這一隱性的經濟支出。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為了使產品的價格相對地低一些,就無休止地消耗自然資源,過多地消耗自然自身的凈化能力,導致產生很多的環境問題,致使子孫后代要承擔相當大的代價。可也是因為這巨大的代價不需要造成環境問題的企業及時承擔或者是全額承擔,企業才會這樣恣意妄為。盡管這種行為會給企業帶來短暫的經濟利益,但卻不是企業獲得經濟利益的最佳方式,并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三、可持續成本核算模式
(一)什么是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既要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它的核心內容是發展,但是必須以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不迫害可再生資源的再生能力以及過多消耗非再生資源為前提,達到經濟的發展。
(二)可持續成本核算模式的核算方式
在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企業成本核算模式需要把自然消耗和環境損壞看做是企業成本核算的兩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企業成本在社會總成本核算的模式下,對物質成本和人力成本的計量依然采用現行成本核算方式的計量屬性,而對自然資源以及環境成本的計量就需要采用多種計量屬性。主要的計量屬性包括以下幾種:
1、歷史成本法
因為一部分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成本是由人力和物力直接支出,所體現的結果是人類勞動價值,可以采用傳統的歷史成本等作為計量屬性。
2、現實價值法
自然資源的耗減費用是以自然資源的非效用耗減的量來確認的,所以,只需要計量自然資源的非效用耗減量就可以確定自然資源耗減的現實價值。
3、帳面價值倒擠法
如果把環境成本看做是一種流量,自然資源就是一種存量。流量的產生導致存量的變化,存量的變化導致流量的產生,兩者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要計量環境成本,只需要計量自然資源的存量就可以。
四、結束語
大量現實表明,經紀人假定模式下的現行成本核算模式已經不能真正地反映企業成本的實際情況,它不僅浮夸了稅收,也鼓勵了企業以資源消耗和犧牲環境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行為。因此,基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現行成本核算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