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賴清萍
--------------------------------------------------------------------------------
《審計與理財》 2006年第12期
成本核算是醫院管理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和手段,現行的規章中醫院成本會計核算沒有一定的標準,各個醫院有著各自不同的方法和體系,我們呼吁盡快在行業規章中確立一個比較可行的標準,對此我進行了以下設想,供大家參考。
一、醫院全成本會計核算的產生原因和必要性
1、實行醫院成本會計核算是適應社會對醫院醫療成本核算的需要。
現行醫療服務價格定價多少是合理的,我們沒有依據,同時非營利醫療機構在享受政府財政補助的同時,卻步履艱難,這是因為醫療機構沒有做成本核算,或是做了也是停留在內部核算職工獎金的水平上,無法解決醫院對成本核算的現實需求與體制改革的需要。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成本記錄,不會有一個很完善的能夠保證客觀的定價系統,所有的管理手段在市場經濟下都是脆弱的,是社會系統的一部分,只有在全社會基礎上取得平均成本后,在平均成本的基礎上,才會有醫院合理的成本價格。成本核算應是社會行為,不是醫院單獨的行為。
2、實行醫院成本會計核算是醫院自身發展的需要。
我國醫院可分為非營利醫院和營利醫院,其中大部分為非營利醫院。他們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利益,包括利潤和社會效益。成本核算是一種代表資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對資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標進行綜合合理評價。醫院應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節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務。
二、醫院成本核算應并入會計核算體系
醫院存在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各自獨立和相互脫節的現狀,但成本核算不應在會計核算體外運行,醫院應改變這種狀況,使以財務會計核算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程序化、規范化。《會計法》規定醫院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因此成本核算的大部分數據應從會計資料中取得,以保證取得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完整性、合理性。減少數據傳遞及核算環節,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成本會計核算可使醫院的成本核算及考核工作,更加及時、準確、直觀,為醫院管理層和科室管理提供準確依據,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成本會計核算增加了臨床科室、行政后勤科室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透明度。
三、醫院成本會計核算的對象
醫院應根據自身管理需要,借鑒企業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制訂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網絡,規范核算單位的收入、費用項目和收支范圍,健全成本會計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開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評價工作等。醫院實行成本會計核算,包括醫療成本核算和藥品成本核算。下面我們主要指醫療成本核算,醫療成本費用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直接費用,即醫院在開展業務活動中可以直接計入醫療支出的費用。包括醫療科室開支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衛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藥品費、業務費、修繕費、購置費、租賃費和其他費用。
輔助科室中能明確為醫療服務的科室或班組的費用支出,如一般醫院的營養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為醫療業務服務的,可直接計入醫療支出。
提取修購基金應按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分別計入醫療支出。
間接費用,即不能直接計入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的管理費用。包括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和后勤部門發生的各項支出,以及職工教育費、咨詢訴訟費、壞賬準備、科研費、報刊雜志費、租賃費、無形資產攤銷、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匯兌損益等。
間接費用按醫療科室的人員比例進行分攤,并按支出明細項目逐項進行分配。為醫院經營構建成本優勢和價格競爭優勢,醫院要在深化、細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重點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四、醫院成本會計核算的科目設置與成本歸集
在醫院醫療收入明細科目下設各臨床、醫技科室明細科目,除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臨床科室外,也應包括檢驗、放射、手術室、功能檢查(心電圖、腦電圖、內窺鏡、超聲波……)、理療、同位素、放療,以及注射室、換藥室、急診室等各種直接為病人服務的診斷、治療科室。門診部掛號費也暫作直接臨床處理。
從可操作的角度出發,保持與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口徑一致,在現有的醫院會計科目基礎上可增設“直接臨床成本”、“間接服務費用”、和“管理費用”三個科目作為成本會計核算的賬戶。
“直接臨床成本”賬戶用多欄式賬頁,按醫院各臨床、醫技科室設一級明細科目,醫院各臨床、醫技科室人員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衛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業務費、購置費、修繕費、租賃費和其他費用等直接記入各該賬戶。其他各項間接費用可根據發生的地點或部門經過一定的分攤程序轉入該賬戶。“直接臨床成本”賬戶除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臨床科室外,也應包括檢驗、放射、手術室、功能檢查(心電圖、腦電圖、內窺鏡、超聲波……)、理療、同位素、放療,以及注射室、換藥室、急診室等各種直接為病人服務的診斷、治療科室。門診部掛號費也暫作直接臨床處理。該賬戶期末將各科室項目成本匯總后轉入“醫療支出”科目和對應的明細科目,保證與現有的科目設置的銜接和項目成本的核算。
“間接服務費用”賬戶用多欄式賬頁,鍋爐房、洗衣房、供應室、修理室、藥劑科室等不直接為病人提供醫療、診斷服務,而是為臨床醫技各科提供必要的勞務供應的科室所發生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衛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業務費、購置費、修繕費、租賃費和其他費用等直接記入各該賬戶,期末通過匯集后,按提供勞務的種類和情況,經過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費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臨床成本”科室。
“管理費用”賬戶用多欄式賬頁,行政管理部門與后勤部門的所發生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衛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業務費、購置費、修繕費、租賃費和其他費用等直接記入各該賬戶。期末經過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費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臨床成本”科室與各“間接服務費用”科室。
醫院本期發生的各項費用通過費用的分配,均已歸集到“直接臨床成本”科目,這樣就可得出各科室的實際總成本,期末如能匯集該科室所完成的各種勞務量(醫療或診斷工作量)的合計數,即可算出其出單位成本。
五、醫院成本會計核算的發展
以上是對成本會計核算的構想,政府應出臺相關文件,指導和支持全成本控制工作。這是因為政府統一指導是加強和規范全成本核算經濟管理工作的關鍵,進一步完善醫院會計制度和財務規定是全成本控制順利實施的保證,必要的資金支持是應用全成本核算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
真正全成本核算下的經營管理體系,每月都能出一個“量本利表”,第一是每個科室的工作量,第二是每個科室的成本,第三是每個科室的收入,第四是每個科室的效益。成本核算作為醫院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了給醫院建立一整套的預算制度,在這四個數據基礎上,由醫院負責經營管理的負責人,對每個科室做下個月預算的指標分析。只有真實的效益加上真實的考核指標,再加上現實的管理,才會成為一個完善的被社會公允的績效考核標準。沒有成本核算就談不上公平、公正、客觀、持續發展的績效考核。醫院進行成本核算,是醫院經營管理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和手段,是個新課題,如何使醫院成本計算方法,更好地適應醫療事業的發展和科學管理的要求,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探索,需要付出艱巨的勞動。讓我們在醫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問題上,闖出一條新路來,為加速醫院的現代化管理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南昌市按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