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上級農行進一步強化了經濟增加值在預算、考核和資源配置中的導向作用,除中間業務收入外,貸款發放是創造經濟增加值的主力軍,為了實現資本約束條件下貸款的精細化管理,達到貸款收益最佳化,本文從貸款投放的收益和成本對經濟增加值(EVA)的影響進行靜態分析。
為便于分析與比較,假設條件如下:暫不考慮費用和所得稅成本支出,貸款發放的金額是1000萬元,貸款收益和成本核算期限為一年,貸款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調整的利率水平,FTP價格是2011年9月21日調整的檔次,當年新增的貸款形態都是正常類,營業稅及附加稅稅率為5.6%,經濟資本回報率13%。
根據農總行新的風險水平評價辦法,從2011年4月份開始實行新的信貸資產減值準備金的計提比例,法人類貸款:正常類為1.1%、關注類貸款為4.55%、次級類貸款為40%、可疑類貸款為70%、損失類貸款為100%。因個人貸款的計提比例檔次較多,本文選擇個人住房貸款和個人消費類貸款來進行分析。個人住房貸款:正常類為0.12%、關注類貸款為1.30%、次級類貸款為17.30%、可疑類貸款為49.40%、損失類貸款為100%;個人消費類貸款:正常類為0.21%、關注類貸款為1.35%、次級類貸款為22.75%、可疑類貸款為68.50%、損失類貸款為100%;
一、當年新發放的貸款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EVA)分析
1.新發放的一年期人民幣貸款經濟增加值分析(見表1):
一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是6.56%,FTP價格是3.95%,假定不同類型的貸款利息收入均以基準利率來計算,從表一中可看出,(1)個人質押和個人住房抵押的消費類貸款EVA(17.73萬元)最大、具有低風險的國際貿易融資的經濟增加值(9.35萬元)次之、其他貿易融資的EVA為6.23萬元;(2)信用等級AA級及以上和免評級的貸款能創造經濟增加值,且信用等級越高,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越大;(3)信用等級A+及A+以下、無評級的EVA為負值,做的是虧本生意;且信用等級越低,對經濟增加值抵減額越多;(4)個人質押和住房抵押的個人消費類貸款均高于法人貸款。
按現行的利率水平,利率浮動幅度每提高10個百分點,每1000萬元貸款能增加6.19萬元的經濟增加值。
從貸款發放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臨界點分析,發放信用等級A+及A+以下的貸款必須上浮,否則無盈利,如信用等級為D級,只有貸款利率上浮15%才能有盈利。
2.新發放的五年期以上人民幣長期貸款經濟增加值分析(見表2):
五年期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是7.05%,FTP價格法人貸款是4.70%、個人貸款是4.50%,假定不同類型的貸款利息收入均以基準利率來計算,從表2中可看出,(1)個人住房貸款的EVA最高,高達17.75萬元,因為個人貸款的經濟資本系數只有2%,不隨貸款期限的變化而變化,法人貸款都隨期限的延長而增加;五年期的個人貸款FTP價格比法人貸款的價格低20個基點,個人住房貸款的正常類撥備率只有0.12%,而法人貸款的正常類撥備率為1.1%。(2)法人貸款中,只有信用等級為AAA+和AAA長期貸款的EVA為正值,且也只有2.23萬元和0.22萬元,收益甚微,其他的均為負值,所以只有提高浮動幅度才能有效益,而實際上中長期貸款一般都是政府性項目,利率都較低,在當前的貸款成本條件和以EVA考核的情況下,此類貸款只有在較高利率水平下才能產生效益。(3)從個人住房貸款的EVA臨界點分析,個人住房貸款的EVA保本點是下浮25.18%,所以在現行的房貸政策、個人住房貸款的經濟資本系數和撥備率相對較低的條件下,利率浮動幅度不低于基準利率的個人住房貸款盡可能多放。而存量個人住房貸款中,有一部分貸款利率是下浮30%,這樣每1000萬元的個人住房貸款非但不能創造EVA,反而要減少3.40萬元的EVA。
二、存量貸款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EVA)分析
1.貸款形態不發生變化,仍為正常類的,與新發放的貸款相比,減少了一項“當年資產減值準備支出”,每1000萬元貸款少支出11萬元資產減值準備支出。
2.貸款形態發生變化,從正常類變為關注類,資產減值準備補計提3.45%,即關注計提比例4.55%,扣除正常類的1.1%,貸款形態從正常下遷到關注,每1000萬元存量貸款要增加34.5萬元的資產減值支出,就相當于減少了34.5萬元經濟增加值。
3.存量貸款從關注類遷徙到次級類(見表3),因是不良貸款,無利息收入,而不良貸款的經濟資本系數高達12%,以信用等級為AA級的一年期法人貸款為例,正常類貸款的經濟資本系數為8%,每1000萬元的關注類貸款下遷至次級,增加經濟資本成本支出為5.2萬元,全額資金成本39.5萬元,撥備率提高35個百分點,當年的資產減值準備支出增加354.5萬元,這樣1000萬元的次級類法人貸款非但不能創造EVA,而且還抵減399.20萬元的EVA;同理1000萬元的次級類貸款遷徙到可疑類要減少339.50萬元的EVA;從可疑類貸款變為損失類減少339.50萬元的EVA。個人消費類貸款從次級類貸款遷徙到可疑類減少的EVA最多,高達497萬元。所以貸款形態向下遷徙抵減EVA的負作用太厲害了。
4.存量不良貸款的成本支出項是經濟資本成本15.6萬元、全額資金成本39.5萬元,抵減經濟增加值55.10萬元(表略)。
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在發放貸款時要綜合考慮以下幾點:
(1)要樹立創收經濟增加值的理念,發放貸款時要進行經濟增加值臨界點分析,盡可能使每筆貸款達到經濟增加值最大化。
(2)貸款發放時要遵循“提升資本占用低、高收益貸款占比”原則,在當前信貸規模比較緊張的環境中,在統籌安排的前提下,首先要考慮個人住房貸款和個人抵質押貸款,其次是低風險屬性的國際貿易融資和其他貿易融資貸款。
(3)綜合考慮貸款投放的全面成本,以經濟增加值創造為目標,穩步提升貸款定價能力,進行貸款種類和期限的精細化管理,實現貸款收益最大化。
(4)按照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加大對高信用等級客戶的貸款配置,特別是減少信用等級為AA級以下及無評級貸款發放。
(5)嚴防存量貸款風險,強化對不良貸款清收、盤活、上遷管理,加大對可疑類和損失類貸款清收力度,降低對經濟增加值抵減的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