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技術服務業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指知識密集度高,依靠新興技術與專業知識,具有明顯的客戶互動特征的商業性公司或組織,包括金融業、信息與通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遼寧省區域經濟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專業分工不斷細化與深化,遼寧省逐步形成了一個人才密集、知識密集、附加值高、低能耗、支撐并服務于經濟、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高技術服務體系。高技術服務業已成為遼寧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推動遼寧省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技術服務主要包括:共性技術、現代物流、集成電路、業務流程外包、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公共服務、技術咨詢服務、精密復雜模具設計、生物醫藥技術、工業設計等。國家發改委2007年發布的《高技術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將高技術服務業列為八大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一、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的特征
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比北京、上海等省市起步晚,但是在進入新世紀后得以快速發展。中共遼寧省委制定的培育“一個中心”、建設“兩大基地”、發展“三大產業”的目標,更使得全省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大幅提升。據遼寧年鑒(2010年刊)的數據,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完成1506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8年增長13.1%。其中,第三產業完成5829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7%,增長12.1%,增幅比2008年提高0.5個百分點。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1.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現代物流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公共服務業、娛樂服務業及租賃服務業等新興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遼寧省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11.2%、13.8%和9.2%,郵政和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8.9%和15.7%。金融業支持經濟的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6222.1億元,比年初增加4650.3億元。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遼寧省的主導產業之一。
2.成為安置就業和財政收入的主要渠道。2010年遼寧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09年末,遼寧省2277.1萬就業人口中,從事第三產業的有960.4萬人,占42.2%,比2008年增加67.9萬人;其中,現代服務業吸納就業的增幅十分明顯,金融業增加1.6萬人,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3.1萬人,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增加1.4萬人,已成為遼寧省解決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說明遼寧省現代服務業因覆蓋面廣、知識性和創新性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就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營業稅收入明顯增加。遼寧省2009年完成全口徑地方稅收1119.5億元,同比增加204.6億元,連續6年實現20%以上增長。其中服務業地方稅收完成707.3億元,占63.2%,同比增長27.5%。
4.傳統服務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通過引進連鎖經營、物流采購中心等現代流通業態和營銷方式,提高了全省的商業現代化水平。目前,全省城市連鎖店總量已超過1萬家,全年實現銷售額千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全省構建起包括20個物流園區、800多家物流企業在內的物流網絡。
5.高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和結構得到優化。在遼寧省服務業增加值中,以金融、物流、旅游、教育文化、電信、信息服務、互聯網服務等為代表的高技術服務業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開始居于主導地位。2009年,全省國際旅游、國內旅游總收入分別為185621萬美元和209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6%和28.3%。全省旅游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星級賓館已達515家,旅行社1110家。金融行業法人單位由2008年的1415個發展到2009年的1736個。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也由2008年的10708家增加到11822家。到2010年末,有44家外資銀行機構在遼寧省設立了分行或代表處。2009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8家,募集資金314億元。大連商品交易所成交額376437億元,同比增長37%。2009年,遼寧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57.8億元,同比增長36.7%。軟件業全年累計出口13.6億美元,同比增長35.2%。以東軟集團、大連華信、大連海輝等企業逐漸形成軟件出口產業集群。2009年遼寧省擁有軟件企業788家,其中260家企業涉足軟件服務業,2008年增加97家。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在電信、通信、金融、工業自動化控制、汽車電子、醫療電子、電子政務等領域不斷擴展,同時還將服務對象擴大到日本、韓國及歐美、非洲等國家的企業。2009年,遼寧省文化企事業單位共有3.38萬個,從業人員30.9萬人;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億元,增幅達38%,占全省GDP的0.76%。2010年遼寧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50億元,同比增長30%。沈陽、大連兩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建設,搭建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動漫公共技術平臺。遼寧省會展業快速發展,成為展示遼寧產品和開拓國內外市場的平臺。2009年,遼寧省展覽總面積31.5萬平方米,形成了沈陽、大連兩大會展中心城市,培育出沈陽的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大連的服裝節、營口望兒山母親節、錦州筆架山海會節、阜新瑪瑙節、丹東鴨綠江旅游節等省內展銷節慶活動的知名品牌。隨著遼寧省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有、集體、合營、外資和私營個體等不同類型的現代服務企業之間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競爭格局。
二、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1.遼寧省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具備良好的優勢條件。一是資源優勢。遼寧省被譽為新中國的來重工業搖籃,具有較大的資源優勢。據《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的綜合競爭力排名,東北地區在全國前200強的城市中占據18個位次,其中包括遼寧省的沈陽、大連、鞍山等11個城市。二是行業優勢。遼寧省已經成為裝備制造業、信息產業等行業的龍頭省份。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得到了眾多行業的支撐。遼寧省已成為金融業、保險業、信息傳輸服務業、計算機服務業、軟件業、研究與試驗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業、工程技術與規劃管理、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的密集地。三是區位優勢。遼寧省擁有大連、營口、丹東、錦州、葫蘆島等五大口岸城市,有現代物流和貿易中轉的天然優勢。“五點一線”戰略的實施,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及電子商務、倉儲配送、運輸分揀、貨代報關、結算理賠等相關服務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
2.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地位機遇。遼寧省在原省商業廳的基礎上組建了全國唯一的省級服務業委員會,作為遼寧省服務業的專職主管部門。為促進城區經濟發展,遼寧省還向54個城區下放自主權和決策權。同時,省級財政每年安排2.8億元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城區給予專項補助。政府的大力扶持對遼寧省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使得服務業成為遼寧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較快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動力機遇。隨著WTO后過渡期的結束,遼寧省服務業利用外資的領域進一步拓寬。為遼寧省服務業結構升級、拓展國際市場、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大規模吸引外資、高端人才、先進技術和經營理念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是產業基礎機遇。遼寧省已形成了以重化工業為主體、工業門類齊全、基礎比較雄厚的工業體系。圍繞打造國家新型產業基地目標,遼寧省先進裝備制造業、高加工度原材料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以臨港產業集群和企業集群競爭力的提升,為遼寧省服務業加速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四是內在需求機遇。遼寧省城市人口聚集,城市規模較大,服務業發展內在需求較大。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消費結構穩步提升,多層次和高效率的服務需求不斷成長,為新興服務業和新型服務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當然,遼寧省發展高技術服務業也面臨著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與工業化要求不適應、高技術服務業發展不均衡、規模結構不合理、高技術服務業布局分散等劣勢;也必須直面高技術服務業發展集聚度低下、產業競爭力與東南沿海發達省份相比不強、良性競爭環境尚未形成,技術附加值偏低、競爭力較差、人力資本匱乏等因素的威脅和制約,需要我們仔細研究,認真加以解決。
三、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應抓住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時機,以深化市場化改革、基礎設施建設和培養引進人才為行業發展基礎,實行對高科技服務業進行政策傾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加快工業升級步伐,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實現二、三產業雙輪驅動、協調發展。
1.深化市場改革,擴大服務業開放度。市場化是服務業產生成長的前提,服務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化程度,市場化程度越高,服務業質量提高和數量增長越快。而且市場經濟的發展會創造出更多的需求,誘發新的服務行業的產生,市場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了服務業發展的水平。
2.營造良好環境,吸引服務企業的省內積聚。以沈陽、大連為中心、以重大項目為突破口,逐步構建以路網、水網、電網、信息網為核心的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網絡,盡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條件;以高新工業園區載體,全面改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吸引高端服務企業的在遼寧省內積聚。
3.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適應行業發展需要。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所具有的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特征,決定了服務業的發展必然要有大量高素質的人才相匹配。因此遼寧省既要著眼于長遠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現有人員素質的提高,也需要實行拿來主義,著眼于行業發展需要的高端人才的引進。
4.加快工業升級步伐,夯實行業發展基礎。遼寧省應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來促進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一是以裝備制造業為主導行業的產業,引導企業從兩頭在外的低附加值生產方式向原材料市場朝內、高附加值式轉變;二是培育新材料、裝備工業、生物制藥等層次高的工業主導產業,加大相關目的工業招商引資,采用土地傾斜、基礎設施配套開發、資金貸款支持等措施吸引這些項目來省內投資建廠,以提高工業產業層次,增添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