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鄉鎮虛增財政收入的手法、原因及對策

鄉鎮虛增財政收入的手法、原因及對策

近年來,我們在對鄉鎮財政決算審計時發現,部分經濟欠發達鄉鎮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收入任務指標,營造所謂的政績,在依靠本地稅源無法完成財政任務的情況下,采取買稅、墊稅、攤稅等手段虛增財政收入。上述行為不僅擾亂了國家正常的稅收征管秩序、助長了企業偷漏稅收、造成國家稅收的流失,而且導致了鄉鎮財政收支情況嚴重失真、加大了政績泡沫、并滋生了腐敗,已成為急需根除的一大社會公害。
  
   一、鄉鎮虛增收入的主要手法
   1.買稅。買稅也叫引稅、吸稅,是指部分鄉鎮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任務,在本地稅源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承諾返點、回扣、獎勵等方式,將外地企業和個人引到當地繳納稅款。我們在鄉鎮財政決算審計中發現,買稅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在一些經濟落后的鄉鎮更為嚴重。如我們在對某鎮2009、2010年財政決算審計時,通過內查外調,查出該鎮2009、2010年分別買稅485萬元(其中,國稅386萬元、地稅99萬元)和622萬元(其中,國稅510萬元、地稅110萬元),分別返還納稅人稅收獎勵金117萬元和157萬元,返還國稅的比例為25%、地稅為50%。該鎮2009、2010年實際完成財政收入1 378萬元和1 768萬元,買稅金額分別占全年財政收入的35%和36%。
   2.墊稅。部分鄉鎮在買稅后仍然不能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收入任務時,便干脆直接用政府自有資金以單位或個人的名義,通過編造虛假的建筑工程項目或其他經濟業務事項墊繳各項稅收。去年我們在對某鎮2010年財政決算進行審計時,通過審計該鎮機關經費賬并延伸調查有關納稅人,查出該鎮2010年通過編造虛假建筑工程項目,并以某建筑公司的名義墊繳建筑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350萬元,上述墊繳稅款全部列作鎮政府經費支出。
   3.攤稅。2005年國家取消農業稅后,村一級基本沒有什么稅源,但部分鄉鎮為了完成財政任務,不管村里有沒有稅源,強行將部分財政收入任務分攤到所轄的行政村。一些沒有稅源的行政村為了完成鎮政府下達的稅收任務,只好用上級下撥的村級轉移支付資金和農業開發專項資金繳交稅款,這樣一來,使原本經濟狀況就不夠好的村級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并嚴重影響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制約了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
  
   二、產生的主要原因
   1.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財經法紀意識淡薄。盡管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稅務總局三令五申嚴令禁止買賣稅收和征收過頭稅。但部分鄉鎮領導為了仕途不受影響、能在任期內取得好的政績,仍然我行我素,置國家法律法規于不顧,通過買稅、墊稅、攤稅等不合法手段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任務。
   2.上級下達的財政任務指標過高。市、縣政府為了保持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率,財政收入指標年年遞升,對鄉鎮的財政收入任務層層加碼,而部分經濟欠發達鄉鎮工商企業少、稅源匱乏、財政收支缺口大,依靠本地的稅源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只好通過各種不正常手段虛增財政收入。
   3.上級對鄉鎮的考核體制不科學。當前上級對鄉鎮的考核過分強調財政收入增長率,并將該指標的完成結果與鄉鎮領導的提拔與否、年終獎金的多少直接掛鉤。可以這么說,一個鄉鎮如果完不成上級下達的財政任務數,即使其他所有工作都做的非常出色,該鄉鎮也不可能評為綜合目標先進單位,鄉鎮主要領導也難以得到提拔重用。在這種考核體制下,鄉鎮主要領導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當地有沒有稅源,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虛增財政收入。
  
   三、解決對策
   1.鄉鎮領導要堅持科學發展。各級領導尤其是鄉鎮領導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充分認識到買稅、墊稅、攤稅是一種嚴重的違紀行為。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的資源、勞動力優勢,通過招商引資等辦法努力培植新的稅源,增強鄉鎮的發展后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真實、準確反映鄉鎮的財政收入。
   2.稅務部門應嚴格依法征稅。稅務部門應加大稅法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要嚴格執行屬地征管原則,對稅收繳納地點進行嚴格控制,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措施,實行統一稅負,杜絕稅收的地區間非法轉移,堵塞稅收征管漏洞,全面推進依法納稅、依法治稅。
   3.改革現行的鄉鎮考核體制。要改革現行上級對鄉鎮的考核過分注重財政收入增長率的體制,市、縣不再層層下達財政收入任務指標,鄉鎮領導的提拔任用不再直接與財政收入增長率掛鉤,徹底改變當前以財政收入增長快慢來衡量鄉鎮整體工作好壞的考核辦法。
   4.改革現行的財政分配體制。在現行的分稅制財政體制下,中央財政高度集權,而縣鄉兩級財政則顯得十分緊張,地方政府尤其是縣、鄉政府事權與財權嚴重不匹配,財政收支缺口大,國家應對現行財政分配體制進行適當的改革,在增值稅等主要稅種的分成比例上,盡可能向地方財政傾斜,以便從根本上解決縣鄉財政可用財力不足的問題。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