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核算論文 > 權益法代替成本法核算可行性淺析

權益法代替成本法核算可行性淺析

在會計實務中,根據投資對受資企業影響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當投資對受資企業產生控制或無控制、無共同控制、無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時,采用成本法核算;當投資對受資企業產生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采用權益法核算。但準則中要求: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這在實際操作中會加大會計實務工作者的工作量,本文就成本法與權益法進行比較分析,試說明在實際操作中權益法代替成本法的核算。
  一、準則規定的核算與調整
  [例]20X1年1月1日母公司A以1000萬元的價格購買子公司B80%的股份,該子公司當時確認的實收資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150萬元,盈余公積為2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00萬元。投資日子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等。20X1年,子公司B實現的凈利潤為300萬元,當年計提盈余公積30萬元(按凈利潤的10%計提),分配現金股利100萬元,其中支付母公司A80萬元。20X1年12月31日子公司B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450萬元,其中,實收資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150萬元,盈余公積為23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270萬元。
  采用成本法進行相關會計核算,母公司A購股時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B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子公司B宣告分紅時,母公司A的會計處理:
  借:應收股利 80
   貸:投資收益 80
  年末,母公司A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采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
  應享有子公司當期實現的凈利潤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B (300×80%)240
   貸:投資收益 240
  當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
  借:投資收益 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0
  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抵消分錄
  借:實收資本 800
   資本公積 150
   盈余公積 230
   未分配利潤――年末 270
   貸: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B 1160
   少數股東權益 290
  借:投資收益 240
   少數股東損益 60
   未分配利潤――年初 1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30
   對所有者的分配 1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270
  二、權益法核算的直接運用
  承上例,采用權益法進行相關會計核算:
  母公司A購股時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B(成本)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由于母公司A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1000萬,剛好等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1000萬(1250×80%),會計不做相關反映。
  母公司A按持股比例確認投資損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B(損益調整)240(300×80%)
   貸:投資收益 240
  子公司B宣告分紅時,母公司A的會計處理:
  借:應收股利 80
   貸: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B(損益調整) 80
  在成本法會計核算下,年末,母公司A為了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需要采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只在使用合并工作底稿法的會計報表中反映調整數,并不在會計賬簿上進行相關會計分錄的記錄。但是,通過上例兩種核算方法的比較,可以看出,調整后的主要會計科目所對應的金額是一致的。
  三、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比較分析
  成本法的優點在于:準則中要求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主要是為了避免在子公司實際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之前,母公司墊付資金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情況,解決了原來權益法下投資收益不能足額收回導致超分配問題。使用成本法的缺點在于:期末需要再根據權益法調整經濟事項,增大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不能全面真實反映母公司的投資情況。使用成本法核算時,只有當子公司宣告發放股利時,母公司才確認投資收益,當子公司產生虧損時,母公司也無法反映投資損失,不便于信息使用者全面真實了解投資情況;容易導致母公司操縱利潤。當母公司當年收益比較差時,可以控制子公司,讓其派發股利,而虛增母公司當年利潤,而誤導信息使用者。
  權益法的優點在于:實時反映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損益情況。不論子公司是否宣告發放現金股利乃至子公司虧損時,都要及時反映母公司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能比較真實、客觀、全面反映投資情況;使用權益法核算時,投資方期末的凈利潤和權益通常與合并報表結果一致。所以,可以避免平時采用成本法核算,期末還要再調整為權益法;合并會計報表法中的一些調整項目也適用于權益法。比如:抵銷內部往來的收益或者損失。通常,投資的賬面價值和投資損益在投資方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作為獨立項目單列,權益法核算更加方便;用權益法核算出的相關指標能更真實反映信息,利于決策者做出正確決策。如:使用權益法計算出的資產負債率更低,使企業的償債更有保障,利于企業組織其債務舉借;使用權益法計算出的資產利潤率更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比較好,股東的投資報酬率較高;使用權益法計算出的投資報酬率更高,有利于投資者投資決策。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