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財務規定解讀

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財務規定解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造就了一大批先富起來的人,這批人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的領軍人物,也是我國公益事業的先行者,為我國的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我國的公益性捐贈還處于發展階段,各類法規和管理體系還在不斷完善中。為了進一步推進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引導企業規范開展公益性捐贈,財政部于2009年11月下發《關于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財企[2009]213號),就企業以持有的股權進行公益性捐贈有關財務問題進行了明確。新的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法規與2003年發布的相關法規比較,新政策更加完善,更加注重捐贈人的權益,為了更好地理解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的有關財務問題,對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財務規定進行探討。
  一、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財務規定新變化
  (一)企業公益性捐贈的范圍從貨幣等實物擴大到企業股權或個人所持有的股權 《財政部關于加強企業對外捐贈財務管理的通知》(財企[2003]95 號)文件規定,企業或個人所持有的股權和債權不能用于公益性捐贈,可以用于對外捐贈的財產包括現金、庫存商品和其他物資。而新制定的《關于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財企[2009]213號)是對原有規定的延伸和發展,在新政策中引進股權捐贈這種全新的形式,對于完善我國公益性捐贈法律法規,加快我國公益性慈善機構的發展,與國際接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必須經過公司投資者審議 對于所有參與公益性股權捐贈的企業、自然人,在進行公益性股權捐贈之前都要依法履行相關內部決策程序,召開股東大會,經過企業投資者審議并通過后,捐贈者所持有的股權才能向公益性部門或團體捐贈。
  (三)企業捐贈股權必須辦理股權變更手續 《關于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財企[2009]213號)規定,企業公益性股權捐贈要辦理相關手續,辦理股權變更手續,不可以對已捐贈股權的捐贈人行使股東權利,捐贈股權后不得對受贈團體或單位有任何經濟回報的要求。企業捐贈股權必須辦理股權變更手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以慈善來進行避稅的行為出現。
  (四)股權捐贈的對象是依法設立的公益性非營利單位或團體 財企[2009]213號規定,企業公益性捐贈的對象是依法設立的公益性非營利單位或團體,這就明確規定了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只能是向合法的公益性、非營利的單位和團體,受贈的股權不能用于營利性行為。
  (五)企業以持有的股權進行公益性捐贈,應當以不影響企業債務清償能力為前提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股權的保證,企業在以股權方式捐贈時,要以不影響企業債務清償能力為前提,一旦股權捐贈后影響到企業債務清償能力,往往會影響到被持股公司的股價穩定,其他投資者信心,或者公司控制的需要。同時企業或個人捐贈股權的份額也會受到限制,又要兼顧市場的穩定,合理避稅等因素來爭取諸方利益的平衡。 因此,企業以持有的股權進行公益性捐贈時要對股權捐贈作出靈活的調整和安排。
  二、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辦理股權變更手續的涉稅處理
  (一)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如果捐贈股權成立的個人基金組織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則企業的股權捐贈不得在稅前扣除。根據原有稅法3%的納稅扣除比例,納稅人用于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而超額的部分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以至于企業多捐贈卻未必能少納稅,這對企業參與公益性捐助的積極性無疑是一種抑制。與原先稅法相比,企業所得稅法將企業公益性捐贈支出的納稅扣除額度提高了9個百分點。新稅法關于慈善公益事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意在鼓勵企業和社會更多參與公益性活動,為實現社會財富的更公平分配提供機制保障。
  (二)個人所得稅 由自然人投資控股的企業,其持有的股權用于公益性捐贈,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個人將其所得用于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對于捐股企業的會計處理,《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五章第二十七條規定,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相應地,對捐贈股權也是企業非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支出不分公益救濟性與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一律在“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即不管稅法如何界定,會計處理都作為企業的支出在本年利潤中扣除。
  (三)公益性捐贈股權的信息披露問題 財企[2009]213號規定,規范的是企業捐贈的股權,但是對于企業家個人捐贈的股權是否也在規范之列沒有明確的規定,由此出現了一些公益性捐贈股權有爭議問題,受到了部分專家和學者的質疑,爭議的重點是在相關方的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出了問題。公益性股權捐贈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公益性捐贈股權的法律性問題。企業的股權捐贈不僅要遵守《公司法》和《證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還應當符合證監會、證券交易所關于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批準、限售和信息披露等規定。企業所捐贈的公益性股權,對其股權的撤銷權也會受到限制。在捐贈股權的前置程序上,只要宣布股權捐贈信息發布后就表示贈與合同成立,雙方都需要按照合同履行責任。二是企業投資者(股東)的股權財產。對于私人企業而言,很難準確界定出哪一部分是法人代表的個人資產,哪一部分屬于公司資產,其中的差別企業自身決定權很大,故糾纏于企業資產和個人資產的捐贈,分別采取措施監管,不太現實。不管是企業股權還是個人股權,這些股權經過股東大會決策程序,投資者(股東)審議程序后,所持有股權捐贈給公益性團體或單位后,就要接受公益性事業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監督。企業法人的財產權受到法律保護,具有法律性質,因此,對于個人捐贈股權必須有相應的前置程序和財務信息披露。如果企業或個人所捐贈的股權是受限制的捐贈股權,需要強制披露相關財務信息。但是我國很多目前有捐贈意向和想法的企業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沒有沒有進行前置程序和財務信息披露強制信息的披露,這是一個今后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但是目前我國境內企業對股權捐贈行為進行財務信息披露的意識和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以基金會為例,基金會一般都是以召開新聞發布會或年度報告的方式進行信息披露,但在某些情況下基金會要進行臨時信息披露,如股權捐贈時臨時信息披露,目前的規定還沒有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規范,還需要細化到這一步。從公益性股權捐贈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信息披露要遵循嚴格的原則性要求,信息披露要真實、合法、準確、便捷、全面,這些要求是信息披露的核心內容。政府要加大對基金會的扶持力度,增加更多政府扶持基金會發展的具體條款, 提升基金會的日常管理水平,加強對基金會的日常管理和年度檢查,基金會信息披露也將進一步規范,總體方向是通過各種可行的方式,促進基金會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增強信息披露動力。比如,關于稅收方面將創造一個制度設計,讓更多基金會,包括更多的公益性社會組織,能夠享受國家稅收減免的好處。同時非營利組織履行自身的職責,要扶持弱勢群體,應使這些弱勢群體及時得到有關信息。
  財政部頒發的《關于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財企[2009]213號)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為我國慈善事業和公益性團體的引導和發展保駕護航,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完善的公益事業體系和我國日益蓬勃發展的公益事業相比,我國的公益性股權捐贈的法律法規還相對比較滯后,缺乏完整的支撐體系,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還出現各種法律問題,迫切需要相關部門出臺操作細則以及稅收、政策等法律法規作為公益性捐贈股權的依據。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制定更加完善的支撐體系,在立法方面加以規范,使得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公益性捐贈股權中,以促進我國公益性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壯大。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