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體驗是大學教學計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大學學習階段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是專業學習的前奏。根據專業性質和特點,到與專業相關的部門或單位參觀、走訪、培訓、體驗和感受所學專業知識在現實社會經濟生活的應用狀況,初步了解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專業技術人才在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促進學生加快從基礎教育學生向職業院校學生的角色轉變,能極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獲得小組組建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大學學習與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穩定的專業思想、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除了要制定相應的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還要堅持創新取向,教師與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下,聯合創新教學經驗。為達此價值取向,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運用行動導向、整體化和自我管理的學習原則,注重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組合。
一、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一)課程標準制訂依據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逐步趨同。根據市場調研和企業人才分析,我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面向中小企業,具備會計綜合職業能力的崗位技術應用性人才。對應的工作崗位主要是出納、成本核算、納稅申報、總賬報表等,緊密結合目前中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用對人才的需求,前瞻性地設計課程內容,不斷進行動態更新。
(二)課程標準設計框架 課程標準是執行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綱領性文件,是編選教材、教學組織實施、教學評價和教學考核的基本依據,體現了對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專業體驗課程標準共設計10個部分:課程標識、課程性質、設計思想、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材編寫、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資源、其他說明。
二、課程標準內容
(一)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程學習的預期結果,即完成某門課程之后,學生將要達到某一確定的素質、知識與技能的人才規格要求,其總目標應與專業培養目標一致。專業培養目標是由社會需求分析、個體需求分析、教學現狀分析的綜合結果來確定的,因此也是課程目標確定的依據。
(1)總體目標。專業體驗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加強學生的會計職業意識,培養學生的會計核算、監督與管理的綜合職業能力。該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的人文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質整體發展基礎上。
(2)具體目標。依據總體目標,在第1學期安排1周的專業體驗課程,其具體能力目標如下:熟悉會計信息的取得、加工、生成和報告過程;理解會計信息對企業決策的重要性,企業、個人的價值取向與財經法規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博弈,樹立法制觀念和守法、執法意識;理解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信息的社會監督作用;理解政府財政部門對會計信息的行政監督作用;了解職業與專業之間的關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了解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及其特色,明確學習的重點,為學習會計專業課程奠定感性知識基礎,做好大學學習規劃。
(二)課程內容 同一課程目標可以用不同的內容來實現。課程作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實施單元,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影響人才質量。課程內容的確定應以課程目標的分析為依據,以綜合職業能力的細化分析為基礎,按照定向配置、動態優化的原則來選擇課程內容。
(1)具體課程內容。依據課程的具體目標、課程選擇的原則,確定專業體驗課程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2)學習情境設計。學習情境是在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由教師設計的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化”處理的結果。根據課程目標,設計了8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景包括:學習任務、學習目標、教學時間、學習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組織、教學過程、考核與評價等內容。以“江蘇倍康藥業有限公司的企業會計核算”學習情境為例,設計內容如表2所示。
三、課程實施
(一)“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專題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不對其正確性或準確性進行任何評價的參與式討論方法,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幫助人們獲得大量的思想和觀點。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起始階段、意見產生階段、總結評價階段。
(二)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行動。一般分為六個步驟:確定項目任務、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價反饋。
(三)發現學習法 發現學習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像專家那樣,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索來學習,尋找事物變化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聯系,形成概念,獲得原理。一般分為四個步驟: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假設,評價、驗證并得出結論。
(四)情境陶冶法 情境陶冶法是指學生處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運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加強有意識的理性學習活動。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創設情境、情境體驗和總結轉化。
四、課程評價
教學評價是通過收集教學系統各個方面的信息,并根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及其效果做出客觀的衡量和科學判定的過程。采用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課程反饋、學習收獲、行為變化和工作績效進行評價。建議考核分數比例如表3所示。
高職會計“專業體驗”課程標準經過系統設計,并應用于專業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受到企業、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好評。而課程標準的制訂是一項長期、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經歷調研、分析、設計、實施、評價、反饋、修訂的完整過程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在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架構下,設計出符合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標準,還需要企業的積極參與、課程實施后的反饋等來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