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學習型企業是為適應當代經濟信息化和知識化客觀需要,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戰略目標,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為內在要求而催生的一種新型企業管理模式。財務戰略績效既是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運行結果,更是企業財務戰略實施的保障。本文在系統梳理并重點分析影響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生成因素模型和測度維度的基礎上,基于財務戰略學習記分卡四維度,構建了以財務學習力為驅動力、理財柔性為關鍵成功因素、財務戰略資源配置效率為支撐基礎、財務治理結構及效率為組織保證的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評價體系。
二、學習記分卡視角的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運行機制
(一)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影響因素模型 基于財務戰略學習記分卡視角,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的實現是財務學習力、財務治理結構及效率、理財柔性、財務戰略資源配置效率四個因素整合構成的結構優化的完備系統。這一完備系統是一個隨理財環境變化不斷調整的動態一體化過程、是一個不斷動態完善的連續統一體。
管理范式轉變理論認為,變化給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可抽象理解為一種與企業發展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變化阻力;互動學習型管理范式指出,人們運用學習方法可產生與企業發展方向相同的正向作用力――組織學習力。組織學習力體現在財務上就是財務學習力。財務學習力擴展了企業核心能力,最終形成基于企業核心能力觀的財務管理能力。所以,財務學習力是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的驅動力。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現代企業本質上是多種資本(財務資本、人力資本等)締結的契約組合,其價值導向應是多種資本供給者(包括股東在內的企業利益相關者),而財務治理結構就是公司利益相關者之間有關財務決策控制的權、責、利的制度安排。企業只有通過建立高效的財務治理結構來實現利益相關者利益,才能獲得更多財務戰略資源以確保財務戰略目標實現。因而,財務治理結構及效率是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的組織保證。
面對動態變換的理財環境,企業只有運用理財柔性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對手做出評價,并在競爭對手之前迅速形成新的財務戰略資源結構并由此來優化財務戰略資源配置效率,才能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可見,理財柔性是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的關鍵成功因素。
財務戰略資源儲備可為企業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物質基礎,貫穿于企業采購、生產、營銷各個層面。企業的各種財務活動只有在財務戰略資源基礎作用下互動合作,才能實現企業財務戰略目標并獲得優異財務戰略績效。無疑,財務戰略資源配置效率是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的物質支撐基礎。
綜上分析,基于學習記分卡的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影響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
(二)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測度維度 主要有以下幾個維度:
其一,財務學習力維度。對財務學習力的測度就是衡量財務學習力大小,可綜合考慮如下主要標準:創造物質財富總量,即單位時間內把財務學習成果轉化為物質財富的總量;財務綜合素質提升率,即個體和團隊通過財務學習實現自我超越的速度;財務學習能力強度,即單位時間內財務學習主體學習并拓展有效財務知識信息的數量。
其二,財務治理結構及效率維度。財務治理結構是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動態財務制度安排,其效率可用 “有效增加值”來評價。具體而言:所有者關注企業全面財務狀況(企業盈利能力);債權人最關注企業償債能力;個人薪酬是企業員工利益最直接的體現;政府主要關注稅收收入;社會貢獻是企業回報社會的重要方面。
其三,理財柔性維度。理財柔性是通過財務決策迅速、經濟處理財務活動中由環境變化引制系統不確定性的一種內在系統綜合調控能力,這種能力可從以下方面測度:財務緩沖能力,一種以不變應變能力,分為資源緩沖、能力緩沖和時間緩沖,它只是理財柔性的一種形式,不是主要形式;財務適應能力,一種以變應變能力,是企業理財必要的一種消極處理變化的手段;財務創新能力,一種積極主動處理不確定性能力,是企業理財柔性主體。
其四,財務戰略資源配置效率維度。財務戰略資源從形態上可分為“有形財務戰略資源”和“無形財務戰略資源”兩大類。有形財務戰略資源的配置效率直接影響財務戰略目標實現;知識經濟條件下,有效配置無形財務戰略資源已成為企業獲得良好財務戰略績效的源泉。財務戰略資源配置效率的測度標準就是帕累托效率,具體可用企業可持續增長率測度。
三、基于學習記分卡的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評價機理
(一)構建原則 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立足于戰略性,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產生于財務戰略并隨財務戰略的改變而改變,應體現評價體系和財務戰略的相關性;其二,指標設計的均衡性,設計指標體系時應兼顧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均衡,綜合考慮公司短期和長期利益均衡;其三,凸顯重要性,指標設計應考慮到影響企業財務戰略目標或競爭優勢形成的各個主要方面,從不同側面和不同方面衡量財務戰略績效;其四,權衡經濟性,評價指標設計應充分權衡成本與效益,在量的測度上準確和迅速;其五,體現相關性,即,各評價指標和評價目標、被評價對象各方面相關;企業現實情況指標和發展狀態指標相關;靜態指標與動態指標相關。
(二)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為使評價指標體系更符合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管理需要,在上述構建原則引導下,可從財務學習力、財務治理結構及效率、理財柔性、財務戰略績效四個維度設計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框架見表1所示。
(三)層次分析法(AHP)對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測定 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其一,評價指標層次結構的建立。運用層次分析法對目標層(第一層)、準則層(第二層)、方案層(第三層)的具體設計可參見表1所示學習型企業財務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進行,層次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其二,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在上述模型中,由目標層至方案層依次記為A、B、C。目標層A是企業整體戰略目標;準則層B是學習型企業績效評價四層面,分別用Bl、B2、B3、B4表示。以aij表示Bi與Bj對目標層影響比,A―B表示準則層B對目標層A的判斷矩陣,采用1-9標度法可得兩兩比較判斷矩陣A―B:
其中:A-B={aij}4*4,(i,j=1,2,3,4)其中:aij>0 aij=1/aij(i≠j)aii=1
求解該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λmax對應的特征向量W,經歸一化后可得B中相應元素相對于A的重要性排序指標權重。
其三,按照判斷矩陣A一B的構造方法,同理可分別構造B-C判斷矩陣,進而求出各個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所對應特征向量,最終求得各個指標權重,其結果見表2所示。
其四,一致性檢驗。對判斷矩陣A-B、B-C,首先計算它們的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其中,λmax為最大特征值,n為判斷矩陣的行數或列數;然后計算隨機一致性比率:CR=CI/RI。其中,各階數判斷矩陣所對應的RI可通過查表確定。若CR<0.10,則判斷矩陣A-B、B-C滿足一致性檢驗。依據表2可分別計算出一級指標矩陣的CR值為0.0108;二級指標矩陣的CR值分別為0.0412、0.0304、0.0517、0.0204,兩級指標的CR值都小于0.1,故都具有滿意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