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金融銀行財務會計論文 > 金融危機下退稅政策對蘇州機電行業影響分析

金融危機下退稅政策對蘇州機電行業影響分析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曾一度愈演愈烈,甚至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2008年到2009年,從華爾街到全世界,從金融界到實體經濟,各國都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2010年的國際經濟形勢雖有所趨好,但歐洲債務危機蔓延,使得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擺脫經濟危機的陰影。對此,全世界主要經濟體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本國經濟的增長。作為符合WTO規則的政策工具,提高出口退稅率成為許多國家促進本國產品出口,增強本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作為“開放型經濟”的典型代表,蘇州對外貿出口依存度很高。而在蘇州的出口產品中,科技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是“絕對主力”。2008年機電產品出口
  1 044.64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79.30%;2009年機電產品出口935.1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81.95%。從研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蘇州機電行業的影響入手,可以進一步了解出口退稅政策對蘇州外向型經濟的影響及如何有效發揮出口退稅政策對蘇州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對出口退稅政策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加以審視,可以促進政策的進一步優化。
  
  
  一、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
  2008年至今,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先后多次進行調整,其中涉及機電產品商品的主要有以下幾項:自2008年12月1日開始執行的《關于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商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8]144號)規定:將部分化工產品、石材、有色金屬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稅率分別由5%、9%提高到11%、13%。自2009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關于提高部分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8]177號)規定:將航空慣性導航儀、陀螺儀、離子射線檢測儀、核反應堆、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14%提高到17%;將摩托車、縫紉機、電導體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1%、13%提高到14%。自2009年4月1日開始執行的《關于提高輕紡電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9]43號)規定:CRT彩電、部分電視機零件、光纜、不間斷供電電源(UPS)、有襯背的精煉銅制印刷電路用覆銅板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自2009年6月1日開始執行的《關于進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9]88號)規定:電視用發送設備,縫紉機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罐頭、果子、桑絲等農業深加工產品,電動齒輪泵、半掛車等機電產品光學元件等儀器儀表,胰島素制劑等藥品,箱包,鞋帽,傘,毛發制品,玩具,家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5%;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部分水產品,車削工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3%;合金鋼異性材等鋼材、鋼鐵結構體等鋼鐵制品、剪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
  
  二、出口退稅政策變化對蘇州機電行業的積極影響
  (一)增加了機電產品的出口額
  2009年是公認的金融危機對蘇州整體出口影響最重的一年。從海關的統計數據來看,2009年,蘇州實現出口1 140.85億美元,同比下降13.4%。2009年,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為935.18億美元,同比下降10.5%,低于2009年蘇州出口總額13.4%的降幅。全市出口自2008年11月下降12.7%至2009年11月增長9.68%,歷時一年。而機電產品出口的回升幅度顯然強于整體出口的回暖程度,并率先于10月份起超過2008年同期水平(具體見表1、圖1)。可見,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蘇州的出口特別是機電產品的出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出口退稅應該說達到了促進出口的預期政策目標。
  (二)增強了機電出口企業的信心
  此輪出口政策的調整不僅僅增加了機電企業的出口額,增加了企業的利潤留存,更關鍵的是在金融危機威脅實體經濟運行的情況下給企業注射了一劑強心針,增加了機電出口企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金融危機以來,溫家寶總理曾多次指出“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的確,只有讓企業有信心,才能使其有發展的動力。
  (三)增加了蘇州機電行業的就業
  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還對蘇州機電行業的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了解,蘇州2008年春季人才交流大會共征集需求崗位12 232個。其中機械類
  1 877人、電子電氣類882人,分列需求量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而2009年蘇州春季人才交流大會顯示,雖受金融危機影響,總體需求同比略有下降,總共提供
  9 407個崗位,但機械類759人、電子電氣類511人的需求量仍然在需求排名前十的名單中,而根據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公布的資料顯示,2010年春季人才交流會總共提供崗位1.1萬余個,而機械類
  1 502人和電子電氣類1 027人又回復到需求榜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三、從蘇州機電行業看出口退稅政策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采取“即征即退”的方式將退稅額全部留存于機電企業
  現行的出口退稅政策仍然以“先征后退”為主要方式。在蘇州的眾多機電出口企業中有相當多的企業沒有進出口經營權,也就是說先交稅的是機電制造企業,而退稅可能就直接退給了進出口企業,誰也算不清到底征多少退多少。也就是說出口退稅最終退還的稅款不能全部流回機電產品的實際生產企業。對此,應采取“即征即退”的退稅方式,以保證退稅款全部留在機電產品的實際生產企業。
  (二)進一步完善政策,鼓勵機電企業改進技術,調整產業結構
  出口退稅的調整是按出口退稅產品目錄來調整退稅率,但目錄上只有產品類別,而無法體現產品的附加值和其在價值鏈上的位置。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在出口退稅產品目錄中進一步明確產品的技術標準和生產工藝標準等具體內容,以保證得到出口退稅的是真正高附加值、高技術的產品,從而進一步促進機電產品產業結構的調整。
  (三)采取相關配套措施,促進出口退稅政策發揮效應
  蘇州機電產品的出口及企業的留存利潤除了受到出口退稅政策影響外,還受到國際市場的需求情況、人民幣匯率、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為確保出口退稅發揮其最大效應,政府還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完善相關配套機制和措施,從而確保金融危機下出口退稅率提高能夠有效刺激出口的增長,進而拉動經濟發展。
  
  四、結語
  從統計數據來分析,應該說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政府采取的出口退稅政策對蘇州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長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并且在增加機電企業利潤留存的同時大大增強了出口企業的信心,保證了機電行業的發展。同時在增加就業、促進蘇州經濟整體增長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從機電產業角度來看,目前的出口退稅政策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應采取改變出口退稅模式,進一步明確退稅產品的技術、生產工藝標準和采取相關配套措施,來促進出口退稅政策能真正使生產企業得到退稅的優惠,并將這些優惠進一步用于技術創新、品牌培養,以最終促進蘇州整體產業升級,經濟進一步繁榮發展。●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