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是世界上生豬養殖和消費大國.據統計,2010年我國生豬出欄6.“億頭, 年出欄率平均為137.3%,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河南、山東、河北等省,而四 川歷來是我國最大的豬肉生產簽地和國家唯一批準建設的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 墓地,在2010年全省生豬出欄7178.3萬頭,占全國出欄總量的10.8%,素有“川豬 安天下”的盛譽.
豬肉同糧食一樣,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關系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由于全國生豬價格從2003年至2006年的逐年小幅上升,到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的 較大幅度波動(見表3.1),全國普遍出現豬肉價格快速大幅度上漲,并帶動 雞蛋、牛羊肉等副食品和餐飲價格上漲,對人們的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同時,生 豬產業風險大,周期波動頻繁,迫切需要國家采取相應措施,支持其穩定、健康 發展,解決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問題.為積極化解豬肉價格上漲引起的民生問題, 促進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2007年國家陸續出臺有關政策和措施,扶持生豬產業 發展.2007年6月份,財政部下發了《關于應對豬肉價格上漲促進生豬產業健康 發展的通知》,決定建立母豬保險與補貼相結合的制度,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 支持對有繁殖能力的母豬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災害等保險制度,加大對生豬疫病 防治體系的支持,增強飼養戶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災害等風險的能力.2007年7 月下旬,國務院連續召開緊急會議進一步落實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各項措施,并 下發了《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財政部也下發了《能繁 母豬保險保費補貼管理暫行辦法》.同年8月初,保監會下發了《關于建立生豬 保險體系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緊急通知》,同時保監會與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 于做好生豬保險和防疫工作的通知》.作為國內最大的國有財產保險公司,中國 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PICC)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度參與社會主義 新農村建設,全面部署生豬保險工作.自2007年8月全面啟動生豬保險業務以來, 系統34家分公司開辦生豬保險業務.政策性生豬保險在我國大規模開展起來.
自2005年生豬保險開展以來,養殖戶積極踴躍地參加,截至2009年底,保險 行業共承保能繁母豬1.2億頭次,承擔風險金額1119億元,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的工作要求.生豬保險的開展,降低了生豬養殖者的損失,提高T生產積極性, 促進了生豬生產,對穩定豬肉市場供應做出了積極貢獻,由2008年生豬價格達到 的32元/公斤下降為2009年和2010年的12元/公斤,政策性生豬保險得到各級政府、 廣大養殖戶和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贊譽.但在能繁母豬保險工作取得重要成績,保 險覆蓋面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制約業務發展的突出問題,成為能繁母 豬保險發展的瓶頸,主要問題有: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保障功能缺乏、經營風險 難控、專業水平落后、輿論導向存在偏差五個方面.
在此期間出現了諸如上述的問題,若國家未引起重視不及時解決則不利于其 更好地發展,但總體而言,政策性生豬保險是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重要內容,是 貫徹落實國家扶持生豬生產政策的政治任務.扎實推進我國政策性生豬保險的改 革和發展,對于提高農村保險整體協調服務能力,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