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小企業的界定
中小企業是指經營規模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企業,相對于大企業而言。一般 來說,難以給出一個規范統一和適應所有行業的定義。綜觀世界各國中小企業的 概念界定標準可以發現,中小企業的概念既不統一也不是一成不變。不同國家因 其各自經濟發展的階段、特點、情況不同,對中小企業界定不盡相同,同一國家 在不同階段經濟發展階段也會不斷調整其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中小企業概念 界定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一是以企業經濟特征和控制方法予以界定;二是以若干 數量指標衡量企業規模大小。世界各國和地區對中小企業界定大多采用以上兩個 標準。大多數國家只采用定量標準,通常采用的數量指標有雇員人數、資本額和 銷售額,其中前兩項屬于生產要素投入指標,第三項是經營水平指標。表2. 1 給出了美、口、歐盟和中國臺灣地區中小企業的最新定量界定標準。
我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采用規模標準,而且不同歷史時期和經濟發展階段, 對中小企業劃分標準也不同。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先后進行了五次調整。隨 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企業生產能力、規模和技術都發展迅速,如果 繼續沿用僅從企業生產的技術規模出發,而不是經營規模出發的劃分標準,已不 能反映我國當前的產業組織結構狀況,并難以把眾多多種經濟成分的中小企業納 入界定標準的劃分范圍。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制定了與國際接軌的中小企業劃 分標準,采用量化界定標準,選用從業人員數、營業額或資本額三項指標之一為 界定標準。最近一次調整是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中小企業的專門法律, 并于2003年1月1口起正式實行。為了加強《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可操作性, 為今后更好地貫徹實施該法案,為各級政府、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明確扶持和服務 對象,為進一步制定和落實中小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出臺了《中小企業標準暫 行規定》。與此同時,國家出臺的中小企業新標準也在2003年起開始實行。具 體標準見表2. 2 。
2.中小企業特征分析
2.1中小企業的組織形式
所謂企業的組織形式是企業的產權構成形式,是企業經營的經濟和法 律基 礎,包括企業的經濟組織形式和企業的法律組織形式。企業的經濟組織形式是以 企業出資者的性質來劃分的,也就是所有制形式問題。我國中小企業大致由以下 幾個部分組成: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國有中小企業、個體私營 企業和外資、三資企業等。在中小企業的數量上,個體和私營企業約占77. 70/9 集體企業約占20. 1%國有企業約占1. 4%三資企業約占0. 6%而在產值方面, 集體約占51%個體私營約占23. 3%國有和三資企業各約占13. 1 0/m 22中小企業 的法律組織形式主要有單一業主制企業、合伙制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以及各種類型 的合作企業等,但是在數量上以單一業主制、合伙制和合作制企業為多。
2.2中小企業的特點
(1)數量多、分布廣。在全世界范圍內,無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在 數量上中小企業都占有絕對優勢。在經營范圍上,幾乎涉及所有的競爭性行業和 領域,除技術、資金密集度極高的特殊行業外,分布于第一、第二及第三產業中, 包括東部、中部乃至西部;但從數量占比來講,東部地區無疑比例最高。特別是 在從2002年至今,民營經濟進入發展黃金期。到2007年,我國私營企業總戶數 已達202. 85萬戶,相比2002年增加307. 8萬戶,年平均增長17. 8%個體私營 經濟領域注冊資金突破10萬億元,中小企業經濟規模繼續擴大,制度設計上開 始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過度,產業分布上也進入到一些國有資本一直壟斷的行 業,在區域分布上,東部和中西部區域的差距正逐漸縮小。23
(2)經營規模小、市場反應快。中小企業的雇員數量、資產規模和銷售額 等方面與大企業相比普遍較少。根據加拿大統計局1997年對941144個企業所做 的統計,約780/}自企業雇員少于5人,970/}自企業雇員少于50人,超過500人的 企業僅占3%中小企業規模小為經營靈活、市場反應快提供了前提條件。在設 立和改變生產經營商品品種方面可以對市場要求作出迅速反應,可以快速地轉而 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而大型企業產品,一經確定便不輕易改變或者變動成本更 高。除此之外,中小企業組建簡單,成立手續比較方便,決策程序比較簡單。大 型企業則由于程序繁瑣,中報時間長,反應較慢。
(3)行業競爭激烈、競爭力弱。在我國壟斷行業如石油工業、船舶工業、 航空航天工業、核工業、鐵路、航空郵電運輸以及電力工業中,幾乎全部屬于大 型企業經營范圍。據不完全資料現實,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70%匕于競爭性行 業,而私營和個體企業幾乎百分之百地處于競爭性行業,因此破產率很高。根據 澳大利亞統計局的資料24, 1997年2月份存在的846300個中小企業中,100/}自企 業經營時間在1年以內,340/}自企業只經營1年一5年,230/}自企業經營5年一10 年,330/}自企業經營10年以上。另外,中小企業在資產規模和資本積累上的劣勢, 使得它勞動生產率低、生產成本高,從而容易受到宏觀經濟形勢、行業周期和單 一客戶訂單的影響,市場競爭力弱。
( 4)資源醫乏、財務不完善。在資金、人力資源方面,中小企業于大企業相 比存在很大差距。首先,中小企業不可能像大企業那樣從社會籌集大量資金,通 常依靠企業主個人資金,數量極其有限;其次,由于資金的限制,人力資源儲備 方面也比較差,難以像大公司那樣吸引到高素質人材;再次,在人材培養、團隊 建設等方面也開展不力,使得中小企業發展受到限制,科技研發能力和科學管理 水平均落后于大型企業。我國中小企業總體特點是財務結構不健全,內部財務制 度不完善,甚至部分企業為了逃避稅收,在財務報表上不反映企業真實財務狀況, 造成會計信息透明度較低。
2.3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特征
企業融資結構的總體狀況是衡量一國資金資源優化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的 標志。一般來說,企業的融資結構是指企業各項資金來源的結構和比例關系,即 自由資金(權益資本)與借入資金(負債)的構成態勢。所謂中小企業融資結構, 是指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結構和比例關系。即按企業融資方式所籌資金之間的比 例關系。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獲得資金: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 內源融資是企業依靠其內部積累進行的融資,外源融資是企業吸收其他經濟體的 閑置資金,使之轉化為自己的投資。
在成熟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小企業融資行為是在比較健全的金融市場體系和 制度規范中進行的,可供企業選擇的融資渠道較多。根據1993年美國小企業金 融抽樣調查(I}SBF)的數據表明,美國小企業的權益性資本來源約占其資金來 源的49. 63%債務融資則占其資金來源的50. 37%權益性資本來源中,按比重大 小的排名是主要所有者、其他股權、天使資金和風險投資。債務類融資中,共有 9類,按來源比重大小排名前三位的是商業銀行貸款、商業信貸和財務公司貸款。 其中金融機構的貸款占26. 660}0 0 如表2. 4所示,與美國為代表的高度市場化的經濟體相比,我國中小企業融 資結構比較單一,而且相當依賴來自自有資金的內部融資。就股權融資而言,天 使資金、風險投資等基本不存在;就債務融資而言,中小企業能得到的信貸資金 種類也非常單一。
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體制和結構雙重轉型時期,金融市場發育不健全, 資本市場和票據市場發展滯后,市場分割和行政干預比較嚴重,金融壓抑現象也 很明顯,除了銀行信貸之外,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并不多。從圖2. 1可看出,我 國企業資金來源中,股票及債券融資比例都非常低,來自包括銀行和信用社的金 融機構貸款比例較高。這體現了我國現有金融體系的特點,以國有大銀行為代表 的銀行業處于壟斷地位。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全部金融機構存貸款業務中,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約占60% 630/m 26截至2008年12月,全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 款余額30. 34萬億元,而非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貸款持續增長趨勢,達到19279. 24 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12月的票據貼現貸款占當月新增貸款的28%隨著經 濟下行,低風險的票據貼現貸款同比持續增長,這反映出隨著國家保增長的財政 貨幣政策出臺,銀行和企業“惜貸”現象有所緩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票 據貼現貸款來保證現金流,加速公司資金周轉。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