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階段的浙江省城市化已經步入了穩步發展期,位于諾瑟姆曲線第二階段的中后 期,城市化水平在40%至60%左右.這一階段城市化水平逐年穩步提高,特別是OS年之 后,相比于之前的粗放型增長為主,這一階段的城市化發展更加注重城市化質量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浙江省政府非常重視前期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 問題,并針對性的召開了全省城市工作會議,以解決城市化質量不高、城市集聚功能不 明顯、農民市民化進程滯后等突出問題;又率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工作走新 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見》,提出了“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大中 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鄉互促共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其核心就是提高城市化 質量,使城市科學化發展. 4.4.1投資需求狀況 從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來看,經過上一階段尤其是94年之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 高速增長,這一階段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一直保持一種較平穩的增長態勢(增幅不明 顯),只是2010年相比2009年有一個高速增長,這一增長主要源于金融危機后的經濟 復蘇.這一階段,特別是2000年至2005年左右,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十分緩慢.一 方面是源于上一階段高速增長后的理性回落,另一方面是在投資總額絕對量達到一定程 度后,其增長速度相對就會減緩。去除201。年的高速增長,200。年至2009年浙江省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41. 53%,年均增長絕對量為941. 68億元。從增長速 度上看,低于上一階段;但從增長絕對量上看,還是高于上一階段的.
從投資結構來看,2000年以后,隨著浙江省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開始啟動,由此帶來固定資產投資的擴張及投資結構的變化.以住宅投資為例,盡管住宅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基本持平,維持在20%左右,但是住宅投資 絕對額有了較大的增長,從2002年的777.25億元提高到2010年的3030.04億元,翻了 兩番,年均增長36.23%.由此可見城市化對住宅投資的巨大驅動作用,也反映出城市 化的直接物質資本驅動對房地產業的投資擴張效應.
從城鎮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來看,2002年至2010年,城鎮以上投資占投資總額的 比重墓本維持在60%至70%左右,其中2002年至2006年的城鎮以上投資占總投資的比 重逐年增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絕對量從2002年的2364.95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 9357.43億元,增長了近四倍,年均增長70.98%,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城市化帶來的城市 固定資產投資的擴張. 從產業分布來看,2009年,浙江實現城鎮固定資產總投資7454.32億元,比上年增 長13.79%.其中,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25.22億元,第二產業2334.94億元,第三產 業5094.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0.28%, 5.61%和17.8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從08 年的5.1:53.9 : 41調整為09年的5.1:51.9:43.
從基礎設施建設狀況來看,經過上兩階段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浙江省政府開始 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統領下,浙江省積極采取諸多措施, 支持和推動全社會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在良好態勢上運行,投資力度不斷加強,投資結構 不斷優化.1998年以來,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更是從100. 11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 428. 02億元,9年中翻了兩番多,年均增長36. 390/;到2007年,浙江省人均城市道路 面積為18. 09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12. 68臺。2009年,在中央“四萬億”宏 觀經濟政策的推動下,浙江省投資350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積極拉動內需, 加強對內對外招商引資的結果,也是積極支持投資不斷增量提質的結果。
從投資主體來看,浙江省的固定資產投資開始多樣化,民間投資不斷增加.巨大的 基建投資為浙江的投資環境打下了良好的墓礎,在政府投資主導的同時,也需要社會資 本的積極參與,這為各類相關企業在今后幾年里提供了巨大的投資機會.2005年,國 務院印發《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千意見》,2010年國 務院又印發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相應政策對促進民間 投資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十一五”時期民間投資充滿活力,無論是增長幅度 還是總量,都很迅速.浙江省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民間資本對整個浙江省的經濟發展與 城市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浙江省也一直秉承著“藏富于民”的理念,民間投 資成為浙江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部分.如下表所示:2005年一2009年,民間 投資占了非國有投資總額的8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0%以上.由此可見 浙江民間資本的力量,這是浙江經濟的一個特殊點,也是一個亮點.2009年,浙江限 額以上固定資產民間投資總額達到52984298萬元,同比增長13.69%.
從投資增長率來看,2000年以后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一直下跌,與全國相 比,這一階段的投資率總體處于較低水平,當然這與浙江省上一階段的投資快速增長有 關,是高投資增速后的理性回落.2005年至2010年,浙江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 增長12.83%,全國平均水平則高達25.74%,浙江不到全國的一半.這一期間累計,浙 江省投資占全國的6.9%,GDP占全國的7.5%,投資比重低了0.6個百分點;而2008 年,浙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比上年增長10.4%,只占全國投資總額的4.4%, GDP 則占全國的7.2%,低了2.8個百分點.此外,浙江省制造業也持續低增長.2004年至 2008年,浙江省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僅為14.5%,全國則為31.2%,低了16.7個百分點。 4.4.2消費需求狀況 從消費總量上來看,這一階段居民總的消費水平已經實現了較大的增長。2009年全 省人均消費水平15790元,是2000年的3. 1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21251元,是2000 年的2. 68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8324元,是2000年的2. 54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 增長速度依然低于城鎮居民,但相比上一階段已有較明顯的增長.2009年,國際金融 危機席卷全球,我國經濟雖經受住了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但也受到了重創, 浙江省也不例外.應對金融危機,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 臺了前所未有的以大量投入為重點的經濟刺激計劃,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 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數據,從世界各國橫向比較看,居民消費率 (居民消費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60%左右.其中,高收入國家為60%至65%} 中等收入國家約為55%至60%. 2008年我國的居民消費率僅為35.8%,而2009年浙江 省的居民消費率為68.7%,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于發達國家的消費率基本持平,這 說明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對浙江省居民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增長曲線來看,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墓本保持 相同的增長態勢,相對而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就較為平緩;另外,2005年后的 三條曲線均出現了加速增長的態勢,這一階段浙江省城市化水平邁上了5%,這說明城 市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消費需求擴張效應的進一步加大具有顯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