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是國有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一些大型運輸類、工程類、制造類企業而言,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加強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是我國當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國有企業構建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
鐵路運輸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固定資產是鐵路運輸企業主要的生產資料,是鐵路運輸生產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中對固定資產的定義:“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20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超過1年,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在鐵路運輸企業所有資產中所占比重非常大,達到了70%以上,具有占用資金多,單位價值高、使用年限長、折舊占成本的比重大等特點。正是這些與其他企業相比的特殊性,決定了怎樣管理好鐵路企業固定資產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一、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
筆者認為現階段鐵路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固定資產現場管理相對混亂
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并沒有理清思路,基本處于相對混亂的管理狀況,單位領導觀念陳舊,管理粗放,沒有健全完整的固定資產臺賬,缺少相應的明細賬卡,或者是直接就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建賬,有的企業則沒有將企業內部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登記。如此一來,企業內部固定資產在使用與管理上就形成脫節,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人員發生人事上的變動,其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將變得更加繁瑣,很難理出頭緒。
(二)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現象
有一部分鐵路企業,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鐵路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部門或者個人進行企業固定資產的專項管理,而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出具的賬面固定資產往往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現時情況,固定資產的管理從實際到賬面出現了脫節現象,鐵路企業中固定資產無論是金額還是數目都比較龐大,而且目錄品名、種類繁多,作為第一監管人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對于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資產損失,往往因為忙于生產而不上報甚至瞞報,致使賬面不能及時調整,造成有賬無物、有物無賬和賬實不匹配的賬實不符問題。
(三)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單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將應提折舊總額在固定資產使用期間進行分配時所采用的具體計算方法。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目前我國企業采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直線法、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當前鐵路運輸企業的固定資產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年限平均法基本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隨著鐵路企業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加快,固定資產的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大量的高科技運用到鐵路設備上,特別是我國的高鐵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于是,對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早期,技術較先進,維修費用較低,隨著固定資產無形損耗越來越大,而固定資產的維修費用逐漸提高,這樣,鐵路企業采取年限平均法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已不能使企業的收入和費用有效地進行配比,也使得企業的利潤不能正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效益。
(四)閑置固定資產大量存在
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重資金輕物品的現象,特別是在購置固定資產問題上,事前沒有科學的預算,盲目購置,企業在不斷的改建或者生產布局調整過程中,導致大量固定資產的閑置,降低了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造成資源浪費嚴重。事后又沒有及時對損壞無法修復或閑置資產進行規劃再利用或者清理以回收資金,形成長期閑置現象。
(五)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包括現場實物管理人員及財務上作賬的會計人員,現場實物管理人員在資產管理上存在缺乏企業主人翁責任感,不愛惜企業資產現象,認為資產是國家的、是企業的,管好管壞一個樣,和個人的關系不大,發現有損資產的行為不是積極主動的解決而是聽之任之。而會計人員只是局限于對所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報告,參與企業管理的意識不強,會計的作用得不到全面發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單位領導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會計人員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市場經營觀念。
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企業內控建設,規范流程管理
鐵路運輸企業作為企業法人,對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負責,鐵路運輸企業內部的管理權限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首先,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必須做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管理,必須與企業的責任制考核相結合,嚴格執行《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結合本企業自身特點編制固定資產管理手冊,從而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其次,采用固定資產管理程序進行固定資產卡片管理,規范固定資產卡片信息和格式,保證一物一卡,增強折舊計提的準確性,切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再次,結合固定資產全壽命過程管理要求,規范固定資產管理關鍵流程,使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和管理流程進一步規范、完善和優化,從根本上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最后,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使用單位要自覺履行資產管理責任,明確內部職責分工,明確專人負責固定資產各個層次的管理工作,各項制度執行以后要有成效,做到用資產和管資產相結合。
(二)加強固定資產實物管理
鐵路運輸企業要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維護保養制度,明確固定資產保管人、使用人的責任,正確操作、使用固定資產,嚴格按照有關技術管理和檢修規程進行維修養護,確保固定資產安全完整和狀態良好,以防止其因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而遭受損失。企業須指定具體部門負責對固定資產進行固定資產卡片登記管理,規定必須有財產登記部門簽署“財產卡已登”的字樣后,財務部門方能付清款項,否則不予付款。固定資產卡片信息應當登記完整,同時資產使用或保管人在其上簽字,財產發生變更時,有關人員應及時對卡片和資產明細表作相應變更,以確保賬卡相符、賬實相符,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
(三)健全固定資產折舊體系,使得收入和費用能夠有效配比
近幾年我國鐵路為了滿足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鐵路運輸的需要進行了跨躍式的發展,大量的新技術、新設備運用到鐵路運輸一線,設備的更新周期大大縮短。鐵路運輸企業應當結合新時期固定資產的使用及其特點,改變運用單一的年限平均法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的方式。固定資產在前期的產能較高,折舊和維修費用之和較低,在后期產能較低,而折舊和維修保養費用之和較高,因此,為了使得收入和費用相配比,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固定資產使用前期多提取折舊,而在使用后期少提取折舊,可以考慮采取加速折舊法或雙倍余額遞減法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四)合理購置和使用固定資產
鐵路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生產和管理需要合理地編制固定資產預算,上報上級單位審核同意,并且嚴格按照預算執行采購。對于預算外的固定資產采購應當按照制度和流程執行,并且進行記錄。對現有的固定資產應當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及維修保養制度,通過建立技術檔案,及時記錄和反映固定資產的檢維修及生產運行動態、技術性能狀況、使用安全情況、對相關的數據做好分析工作,加強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的日常保養,正確處理固定資產的日常保養和定期維修之間的關系,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的安全性,有效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減少企業固定資產的閑置。
(五)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隨著鐵路企業改革的持續發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而管理制度是需要相關人員來執行才能發揮其管理作用和效果的。要保證固定資產管理的整體水平,管理人員自身管理水平及職業素質是重要因素。因而,企業應當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定期對他們進行法制、廉政教育,促使他們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是鐵路運輸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資產管理與鐵路安全生產管理同等重要,與資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在財務管理中占同等地位。對于那些工作不負責任,思想不健康,不適合在固定資產管理崗位上繼續工作的人員要及時調整,對于那些由于工作責任心不強而造成資產流失、損壞的要查明原因,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固定資產作為企業總資產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與發展也有著相對重要的現實價值。由于企業固定資產的多樣性,管理工作日趨艱巨,在進行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一定要提高管理意識,規范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內部控制,結合外部環境變化對管理工作進行動態調整,保證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對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