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內部控制的內涵及分類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的各級管理層,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確保經濟和會計信息的正確可靠,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
二、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正確理解內部控制與管理的關系
進一步認識并高度重視內控在管理活動中的重要地位,規范內控操作方法,實行對經營管理中各種風險的逐級控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二)正確理解內控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必要環節,內部控制的動力來自于企業對風險的認識和管理;風險管理涵蓋了內部控制。進一步確立內控在整體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按照國際規范的內控原則和系統框架,盡快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內控組織結構,加強對內、外部所有風險的總體研究和控制。
三、某汽車公司零件部門內部控制現狀
(一)零件部門的使命及庫存基準概要
零件部門的使命就是要通過最大限度地及時滿足客戶需求(高供應率)和優化庫存帶來的低庫存金額,以獲得良好的營業收益。而現實情況是:零件部門長期以來沒有清晰的庫存基準政策;全國各店的庫存寬度工作完全由各店手工把握。
(二)零件業務考評制度的相關規定
1.考評對象:(1)考評對象為所有經銷店;(2)對新DLR一律給予3個月的適應期;對N季度開業(在零件室的注冊登記為準)的DLR,N+2季度正式實施考評。
2.考評項目:考評項目分為,“基礎項目”和“評分項目”(評分項目請見下述評分項目說明)。
3.激勵措施:按照考評結果將經銷店分為三類,給予不同的激勵措施。
四、該汽車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大多企業未制訂完善的、成文的內控制度,即使已經制訂出相應內控制度的企業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寫在紙上、貼在墻上給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實方面問題很多。
(二)管理者素質較低
許多企業的管理者素質較低,普遍未受過正規的專業教育,企業亦未對這些管理者進行管理培訓,這樣低素質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素質,也因他們的能力所限而無法真正地管理好企業。
(三)缺乏溝通,反饋不及時
企業將它與員工的關系視為契約關系,重視工作,但不重視人際關系,企業缺乏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相互溝通的機制;由于員工得不到對自己行為評價意見的及時反饋,工作的激情衰減很快;加之考評中采用“強制分檔,末位受損”的危險規則,員工不僅得不到“激勵”,反而衍生出許多新的矛盾。
(四)庫存過大
業務人員訂貨的不謹慎性和報廢政策實施的薄弱性是導致庫存擠壓的主要原因。訂貨的不謹慎性主要體現在業務部門在為客戶訂貨時訂錯或多訂,從而變為庫存。報廢政策實施力度不夠,公司雖有明確規定什么樣的零件需進行報廢處理,但在實施過程中并未認真執行。以上兩種現象是庫存的增加的主要來源。
(五)公司員工不穩定
(1)上班時間過長致使員工往往不能按時下班;(2)工作壓力過大是一個影響工作績效和職業健康的消極因素;(3)獎懲制度的實行力度弱大大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
(六)零星采購的不合理性
由于零星采購的物品和項目一般是單位日常運作所需要的物資,而且,分屬不同的行政部門,涉及人員多,也存在貪污舞弊的可能性,一旦發生,此類行為還比較難追究,因為審核環節被簡化,監督環節存在缺失,被廣泛認為是采購的灰色地帶,該公司的零星采購制度就存在很大問題。
(七)盤點結果的賬實相符性
采購、銷售等部門的決策,都需要盤點數據作為參考。以錯誤的盤點數據作為參考,必然悖入悖出,影響采購數量、發貨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該公司雖然每月都在進行一次庫存自行盤點,年底財務進行大盤點,但每次盤點都會出現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差異。
五、現就該公司零件部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養機制
通過制定有效的人才培養與開發計劃,合理地挖掘、開發、培養公司戰略后備人才隊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隊,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資本支持。對新招聘進入公司的人員要按計劃進行培訓合格后才正式錄用。
(二)要靠良好的管理氛圍穩定和留住公司人才
首先要求各級主管以身作則;其次要求各級主管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合格主管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員工對上司的基本期盼;最后要求各級主管心態健康。心態健康,考慮的更多是集體的利益;心態不健康,考慮的更多是個人的利益。
(三)建立溝通與反饋機制
建立一種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相結合的溝通與反饋機制十分重要,機制上的靈活性是民營企業的優勢。但同時,規范化不足又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的最大欠缺。規范有序,可以減少組織“能量”的浪費,靈活、人性化可以增強組織的內在動力。
(四)要做到獎懲嚴明,企業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敢于堅持原則
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該獎就獎,該懲就懲。同時,事先要做好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做到獎不虛施,罰不枉加。在企業全面整頓中,只要認真執行獎懲條例,一定能夠增強廣大職工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建立正常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使社會主義企業出現紀律嚴明、秩序井然的新面貌。
(五)以最低的庫存量達到高供貨能力的目標管理指標——即時供應率
零件部門的重要使命是減少庫存,減少浪費,增加銷量,提高即時供應率。提高零件供應率,減少庫存、提高收益,即“精簡庫存”,具體做法就是“賣一買一”。實施需求控制,專注最終客戶的需求。同時實際性及創造性需求必須予以區隔,并且須致力于將創造性需求轉換為實際性需求。
(六)零部件零星采購的程序及驗證
對采購的材料零部件可以有如下幾種驗證方式:(1)由采購負責人、質檢部進行進貨驗證;(2)由顧客在本公司現場實施驗證;(3)由本公司在供方現場實施驗證;(4)由顧客在供方現場實施驗證。對后兩種情況,由質檢部在文件中規定驗證的安排和產品放行的方法。
(七)盤點差異的控制
零件倉庫的主要任務是:保管好庫存物資,做到數量準確,質量完好,確保安全,收發迅速,面向生產,服務周到,降低費用,加速資金周轉。
1.零件驗收入庫存
零件入庫存,保管員要親自同交貨人交接手續,核對清點物資名稱、數量是否一致,按物資交接本上的要求簽字,應當認識簽收是經濟責任的轉移。零件驗收合格,保管員憑發票所開列的名稱、型號、數量、計量驗收就位,按規定安排好倉位后方可入庫。
2.零件的儲存保管
原則上應以物資的屬性、特點和用途規劃設置倉庫,并根據倉庫的條件考慮劃區分工,流動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轉量小的貨架存放。倉庫保管員對庫存、代保管、待驗材料以及設備、容器和工具等堅決做到人各有責,物各有主,事事有人管。
3.零件的發放
按“推陳儲新,先進先出,按規定供應,節約用料”的原則發材料。發料堅持核對貨位、品番、數量的發料原則。領料出庫單應有出庫員和領料人簽字。所有收料,發料憑證,保管員應妥善保管,不可丟失。
4.公司零件倉庫物資管理規定
零件部門所購一切物資材料,嚴格實行先入庫存、后使用制度。倉管員對倉物料必須嚴格驗查物料的品名、規格和數量。倉庫應每月對庫存物資進行一次盤點,倉庫物資必須按類別、固定位置堆放。注意留通道,做到整齊、美觀。庫內嚴禁攜帶火種,嚴禁吸煙,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存內。倉管員要認真做好防火、防潮、防盜工作,檢查火災危險隱患,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
5.倉庫管理工作的任務
根據本規定做好物資出庫和入庫工作,并使物資儲存、供應、銷售各環節平衡銜接;做好物資的保管工作,如實登記倉庫實物賬,經常清查、盤點庫存物資,做到賬、物相符;做好倉庫安全保衛工作,確保倉庫和物資的安全。
(八)加強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步驟
首先,制定各項消費定額和費用開支標準,并將這些定額和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生產部門、車間、班主和個人,使各級都有明確的控制標準和責任;其次,監控生產費用的實際開支,建立嚴格的審核制度,其中包括限額領料和費用開支的審批等;再次,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
2.成本控制考核制度的設立
確立成本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修訂成本預算、確定成本考核指標和分析評價業績等;確立成本考核的指標和方法。企業在進行成本考核時,可以通過目標成本節約額、目標成本節約率等指標和方法,綜合考核責任中心成本預算或開支標準的執行情況,保證業績評價公正、合理。
總之,由于內部控制具有促進、制約與激勵的作用,所以只有擁有適當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才會朝著擴大影響力的方向健康發展。內部控制評價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所有的公司都建立制度標準,使其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與之對比,從而實現健康發展的目標。